观察 分析 正文

蒙牛唐山又遇收奶风波:原奶过剩苦不堪言

蒙牛唐山又遇收奶风波:原奶过剩苦不堪言。从山东胶东半岛,到河北唐山,蒙牛与奶农的供需矛盾纠纷在时间和空间上蔓延,同时也预示着奶业的寒冬远未结束。

蒙牛唐山又遇收奶风波
蒙牛唐山又遇收奶风波

2014年9月底,记者独家报道了蒙牛对胶东地区原奶收购价直降1元/公斤,也由此揭开了中国奶业周期之痛。转眼间,一年零三个月过去了。近日,蒙牛唐山工厂门前又出现收奶纠纷:合作牧场在为每天挤下来的生鲜乳呼吁销路,蒙牛方面则在因原奶过剩苦不堪言。

值得关注的是,前来苦寻出路的恰恰是中鼎牧业托管的牧场,中鼎牧业则是由老蒙牛人出来创办的企业,并且2015年1~5月,其35%的销售收入来自蒙牛。根据双方2013年前后签订的合同,彼时形势一片大好之际,蒙牛方面约定的是每月最少供应量。如今的“限收”局面则意味着“蒙牛系”上下游矛盾凸显。

争议新增奶产量

站在养牛人和中鼎牧业的角度,奶牛单产越高则是越好;但是下游乳品加工企业则不认为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奶荒”的时候当然认同,免去了四处奔波抢奶之辛苦,但是行业低迷原奶“相对过剩”阶段,增量对加工企业来说就是负担。

记者了解到,蒙牛在“合同期限与收购数量”中明确,2013~2023年期间,河北某家合作牧场向蒙牛每日交售生鲜乳不少于6600公斤(即6.6吨),并且还规定牛奶产量增加原因是属于自然增长,增量部分由蒙牛收购,不得销往其他任何企业及个人,否则承担违约责任。

“谁不希望自家的奶牛单产高,并且国家和行业都在号召稳产增产。”一位与蒙牛存在供需纠纷的牧场负责人介绍,没有别的诉求,只希望蒙牛履行合同,每天按照市场价格收购牧场13吨的生鲜乳。

记者就此采访中鼎牧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基于双方长久合作考量,以及当地政府正在进行协调,表示“视蒙牛的表现再予以回应”。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