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事件 正文

撒贝娜亮相 曾救过哥哥撒贝宁一命故事令人感动流泪(3)

什么时候,妹妹的身影划出了我的视野

我从小到大社交能力就很强,能迅速与陌生人打了成一片。而妹妹的性格与我恰恰相反,她文静沉默,是个非常胆小的女孩。

1987年妹妹刚上小学,我放学回家时看见她在卖米巴巴(武汉的一种小吃)摊子边上泪水涟涟的,我以为谁欺负了她,连忙跑了过去。一问才弄清楚,原来妹妹还不知道米巴巴是要用钱买的,她以为排队就会有这种好吃的东西,可她从后面等到前面排了三次队了,老板都不给她米巴巴吃,因此委屈地直掉泪。我听了后大笑,把自己一个星期的零花钱拿出来为妹妹买了两块米巴巴,妹妹才恍然大悟,羞涩地拿着米巴巴大吃起来。妹妹如此弱小,她多么需要哥哥的呵护!

童年时我和妹妹最美好的记忆是1988年春节。那时中央台刚播“春节晚会”节目。鬼点子多的我和妹妹也模仿着准备搞一台家庭“春节晚会”。我们两人分工,我搞策划,妹妹出资金,两个人一起出节目,目的是要把爸爸妈妈逗得哈哈大笑。结果我们兄妹两人一台戏,从报幕到表演小品、相声……还换了几次演出服装,两人把自己的创作能力发挥到了极致,结果我们的表演非常成功。爸爸妈妈从头笑到尾,笑到最后竟激动地哭了。那台晚会,爸爸妈妈把它录了相,成为我们这个欢乐家庭永久的纪念。而从这台晚会上,我惊喜地发现妹妹的表演天赋绝不亚于我,只是她根本不愿表现自己。

和妹妹的疏远是从我上中学开始的。上初中后,我对演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提高演讲水平,我常常一个人在家对着镜子一遍遍地训练,把自己的演讲录下来,反复听,反复练,有时还让爸爸做示范。上初二时,我代表学校参加全市中学生演讲比赛,竟稀里糊涂地拿了个第一名。从此,我一发不可收拾,以后的两年里,我穿梭于各类演讲比赛,10多次市里演讲比赛我从来都是得第一名,我被同学起了个绰号叫“演讲终结者”。

比赛和活动多了,我还要兼顾学业,自然地与妹妹相处的时间就少了。

有一次我正在准备一场市里的比赛,妹妹蹑手蹑脚地走过来伏在我耳边说:“哥,我能不能去看你比赛啊?”当时我正沉醉没在自己的构思状态里,被妹妹吓了一跳,非常不高兴地大声地说:“不行!”妹妹嘟着小嘴走开了。其实,妹妹不知道我有个怪习惯:参加任何活动,我都不愿意有家人在场。不是我冷酷,而是我觉得演讲比赛尤如高手比武,稍一分心就会被人打得一败涂地。所以从小到大,我都不让父母、妹妹看我比赛。我的妹妹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从来不像别的女孩子那样生闷气。我比赛获得了好的成绩后总会兴奋地对她讲自己如何如何成功,妹妹就觉得已经身临其境了。

慢慢地,我有了一些小小的名气,爸爸妈妈对外人谈起我们兄妹总说妹妹:“还可以”说我就是“那蛮好!”不自觉之间,父母对我期望更高一些,可妹妹从不埋怨,她甘愿做哥哥身后的绿叶!

1992年的一天,妹妹涨红了脸对我说:“哥哥,你今天要早一点回来!”我没有察觉出她神情的异样,就心不在焉地答应了,可那天晚上我又参加了一场区里的演讲比赛,回到家后,已是11点多了,父母还忙着没回来。我惊愕地发现妹妹已趴在桌上睡着了,面前摆着一个蛋糕和一把燃烧尽了的火柴棍。我猛地想了起来,今天是妹妹12岁的生日。我难过极了,自己12岁时父母亲戚济济一堂为我过了一个很热闹的生日,可妹妹在12岁生日的这天,只能一次又一次划火柴等哥哥回来点生日蜡烛。我的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就这样,我忙于高中日益沉重的学业和频繁的外交活动,和妹妹交流慢慢少了。换句话说,妹妹关注着我的每一次进步,而妹妹在青春期是如何成长的,我却一点也不知道。妹妹视我为星辰,而我把妹妹忽略成身边的过客!

1994年冬天,北京大学邀请各省重点中学有文艺特长、学习好的学生去冬令营(实际一次保送生的面试),我有幸被选中去了北京。在面试时,我唱了通俗歌曲之后,评委老师要求唱民歌,我又在父亲战友帮助下赶制伴声带、调整发音以后唱了《小白杨》。因为临时抱佛脚,我对保送没抱什么指望。

哪知回到武汉后不久,4月18日,班主任通知我:“你被保送上北大了!”我激动得差点晕过去了。回到家里,妹妹看我眼圈红红的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小心翼翼地问:“哥哥,你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当我告诉她我要去北大——中国学子们向往的最高学府时,我们俩同时跳了起来。看着妹妹发自内心的笑容,我在心中暗暗发誓:以后上大学闲时间多了,我要陪妹妹玩遍北京!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