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创新交易机制 将引入大宗交易和集合竞价
记者从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处获悉,为提升市场流动性,进一步发挥价格发现功能,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新三板)最快在上半年就将引入大宗交易与集合竞价机制,取代协议转让制度。目前部分券商正在进行内部系统测试,预计近期将全面启动大宗交易与集合竞价交易系统测试。
经过近两年的飞跃发展,新三板挂牌企业已经扩容至11113家,与此同时,新三板市场融资仍显不畅,定增公司数量和募资金额同比均有下降,流动性匮乏更是新三板的“顽疾”。分析人士称,市场的快速扩容,倒逼新三板市场进行交易机制创新,不仅是当前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大势所趋,也是新三板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新三板制度变革剑指流动性
相对于前两年的红火景象,今年新三板挂牌企业的热情正在下降。财汇大数据终端统计显示,一季度内新挂牌公司数量同比下降近三成,拟挂牌公司数量同比下降四成,但摘牌公司从去年同期的0家增加到53家,拟摘牌公司更多达111家,同比猛增了近16倍。
这背后另一组数字更值得关注:今年一季度,新三板挂牌三个月以上的10090家公司中,6637家未发生交易,占比65.78%;剩下的公司中有13.4%在三个月内交易不到5天。目前,新三板只有93家公司每天都有交易,占比仅0.9%。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新三板在法律层面模糊不清的原因,投资者、挂牌企业、券商等市场各方对新三板未来发展前景也是一脸迷茫,股转系统政策的供给滞后加上法律层面对新三板缺乏明确定位是造成新三板流动性困局的主要原因。
随着市场扩容,市场发展与流动性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2017年上半年,将有涉足新三板的数百只基金到期。上述新三板业内人士认为,新三板公司良莠不齐,加上流动性差,交易不活跃,部分到期的基金产品清盘在所难免,会给新三板市场带来更大的流动性压力。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新三板对流动性的需求可谓是暗流涌动,一方面解禁的限售股有批量流动的意愿,而大批到期的基金产品也需要择机退出,这两种因素相互叠加,使得现有的交易机制已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将引入大宗交易和集合竞价
目前新三板的交易方式分为做市转让和协议转让。自2016年12月以来,做市转让企业数量进入下行通道。业内人士表示,其主要原因包括主板市场IPO加速、大额股份转让需求旺盛、做市影响企业融资等。在新三板企业数量保持扩容的背景下,做市转让企业占比一直在下降。
2017年3月25日,股转公司发布了《关于对协议转让股票设置申报有效价格范围的通知》,要求采取协议转让方式的股票,申报价格应当不高于前收盘价的200%且不低于前收盘价的50%。
业内人士表示,新规定有效地控制和规避了因“乌龙指”或其他一些误操作造成严重损失。虽然可能对正常交易流动性、连续性、活跃性形成限制或“误伤”,但这是市场规范化的必经之路,成本也在正常承受范围之内。
在流动性困局之下,监管层正在考虑引入大宗交易与集合竞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