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理财 正文

诺贝尔经济学家怎样理财? 看看这些人理财(2)

3、弗里德曼,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据中信建投的一个人在央视关于理财的一个讲座中提到,这位经济学家在一次法国法郎对美元大贬值时,加上得到政府的一些资助,才有钱和老婆去法国旅游,大住三星级宾馆。说明他根本没有通过股票投资赚得较多的收益。1976年底,美国道琼斯指数收盘只有1004点。

4、1998年,世界上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长期资本基金濒临破产。如果不是美联储介入干预,这家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的对冲基金可能引爆美国金融危机。长期资本基金的创始人中,便有两位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即期权定价理论的提出者迈农·斯科尔斯和罗伯特·默顿。

5、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莱茵哈德·泽尔腾在2008年访问中国时坦言,“我也持有股票,现在全卖出去的话会输掉一半!”当记者问到有关个人投资的问题时,泽尔腾很坦然地表示自己也是一名普通的投资者,自己持有的股票同样被套。不过,泽尔腾称并不着急,他表示自己不是一位短期投资者,长期持有总会获利。他同时建议大家去选择那些低价位、高分红的股票。这位当时79岁的老头心态倒是很好,只是似乎不知道根据趋势止损。世界上所有的大幅下跌令投资者亏惨的股票,除非一天下跌90%,或实行跌停板的股市连续跌停的股票,基本上都会出现长期均线拐头向下的走势,如果注意这个问题,基本上不可能在一只股票上浮亏50%,20%都很难。

6、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的维克里年届八旬,闻得获奖后既兴奋又太忙,以至于两天后心脏病发作死于座驾上。网上没有发现这位经济学家的股票投资业绩,不过如果他股票投资得好,似乎不必为区区几十万美元的资金兴奋地犯心脏病。

7、科斯1991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税后约获70万美元。他全部将其交给美林证券公司代为投资,2004年其投资账户上已有240万美元。这个人最令人称道的是,知道自己不行,就将钱交给比自己行的人,而不是瞎玩,这是9成以上的中国股市消费者和贡献者的光辉榜样。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