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债转股路线图 股市兴风作浪相继掀起涨停潮
一个万亿级的大买卖摆在了面前——近日,国务院债转股相关政策落地,银行将要以债转股方式出售万亿资产,资产管理公司、保险等第三方机构都在盯着这场另类的饕餮盛宴,如何从中获得最大利益成为心照不宣的算盘。股市也为此兴风作浪,债转股相关概念股近日出现暴涨,相继掀起了涨停潮。
“这次与以往不同的是,遵循市场化、法制化的原则,打开了从社会募钱的通道。”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裁王军辉对记者称,主要由三方自主谈判,通过博弈、竞争达到市场化结果。
那么,钱从哪里来?1999年上一轮债转股由财政部注资400亿以及担保从央行借贷6000亿,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来操作。本报记者了解到,这一轮政府将不再包揽,主要以市场力量向社会募集资金,资产管理公司以自有资金或募集资金参与;保险、基金、私募等机构参与;银行以子公司形式自持。
问题是,万亿债转股的“刮毒疗法”,能否打通实体经济动脉?“债转股对实体企业起到实质性的帮助,有利于降低债务和负担,减轻包袱,从而轻装上阵,重新出发。”10月14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0.00%资金研报]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记者表示。
市场化图谱
近日,首单债转股落地,由建行与武汉钢铁共同设立的武汉武钢转型发展基金(合伙制)出资到位,基金规模120亿元,其中武钢集团出资20亿元,建行募集社会化资金100亿元。据悉将会募集总计240亿元,帮助武钢降低杠杆10个点。债转股,也就是企业借银行的钱,还不起了,那么把这笔债务转成股权,卖给第三方。
国务院债转股的相关文件为本次债转股定调,即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那么如何保证市场化原则?郭田勇说,银行、企业对债转股有现实需求,让他们自己去做就行了,“债转股涉及多方利益,让企业、银行、第三方自己来谈,以自主、平等原则来进行协商,达成一致后作出选择。这当中政府不要介入,也不要采取审核制或者下达指标,而是将选择权、决策权交给参与方自己”。
一位国开行高层曾透露,首批债转股规模为1万亿元,预计在3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分批次进行。不过,华泰证券首席分析师罗毅则认为,此次债转股规模将有所压缩,预计每年债转股规模1000亿-2000亿元左右。
第三方机构嗅到了机会,在王军辉看来,保险资金参与债转股的机会大有可为,“很多资产由于经济周期的原因暂时不是很好,存在价格低点,但是长线来看资产质量将会改善。保险资金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特点,进行逆周期投资,跨越周期进行投资,不但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也能取得可观的收益。”
目前,资产管理公司正在扩容,银监会近日公布了3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AMC)名单,分别为湖南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华融晋商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海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现地方AMC名单已增至近30家。
一家大型股份制上市银行分行行长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具体操作路径包括三种,一是第三方持有,打折将资产从银行买走;一种是银行直接转股权,以子公司持有;一种是由银行找第三方代持,需要签订协议。
但由于银行有万亿资产需要债转股,银行自身只能部分参与,而更大部分需要由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基金等第三方机构买走。
钱从哪里来?
上万亿的债转股规模,如果打折出售,至少也要数千亿资金来承接。第三方作为参与主体,市场不禁要问,这笔巨额资金从何而来?企业降低杠杆了,那么谁又加杠杆了?
1999年实施过一轮债转股,当初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来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财政部向其共注资400亿,再担保从央行贷款6000亿,收购银行账面价值共计1.4万亿。结果是企业负债率大幅下降,银行不良贷款大幅降低;然而,这些资产管理公司目前仍大量持有当年债转股的企业股权未能处置,央行贷款到期后只能通过停息挂账、延迟处理。可见债转股由政府主导,最终也变成了政府买单。
这一轮债转股截然不同。“市场化就是政府不干预,银行、企业或者第三方自己坐下来谈,资产打折三方认同。”上述大型股份制上市银行分行行长说。按国务院规定,此轮债转股鼓励保险资金、年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等长期性资金按相关规定进行股权投资。
保监会也在为此做准备,近日保监会副主席梁涛指出,尽快出台《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保险公司章程指引》,从源头对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明确要求;修订完善《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建立关联交易行为全链条审查问责机制,遏制相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