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正文

“堰塞湖”重回高位 新股积压再创新高(2)

不过,新三板分流作用始终有限,赴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公司也仍是少数。2014年3月,证监会不得不再次表态,称IPO企业排队积压严重,预计审核需要较长时间,鼓励企业选择到新三板挂牌、到境外上市等多种方式融资发展。

然而,去年A股市场一波巨幅上涨行情,又将企业重新吸引回A股。一方面,拟上市企业紧锣密鼓递交申报材料,已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也频频宣布开始上市辅导;另一方面,海外上市的中概股迫不及待地拆VIE、私有化,快马加鞭回国赶潮。

积压企业越来越多,发行数量却依然有限。截至6月2日,IPO排队企业达到801家,其中已过会120家。今年以来,证监会每月放行一到两批企业,月融资额在50亿~80亿之间。

实际上,内部与定增规模相比,也可以看出IPO对企业融资的支持有限。尤其是近三年来,定向增发俨然已是A股市场最主流的股权融资方式,融资总规模、上市公司参与数量、单笔融资额等多项数据不断创新高。

Wind数据显示,2012年IPO首发150家,实际募集资金927亿元;而当年有164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增发,募集资金规模达到了3782亿元。而伴随IPO财务核查的开展,IPO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全年事实上暂停。

2013年全年无一只新股发行,当年却有286家上市公司实行了增发、环比大增74%,增发募集资金达3457亿元。自2014年起,定向增发市场更是进入爆发式增长。2014年、2015年分别有487家、857家上市公司推进定增,分别募得6734亿元、13592亿元。从今年来看,截至目前已有58家上市公司完成首发,募资规模为239亿元;但已有253家上市公司推进了定增,实际募资规模已达5755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每个月发行10到20家,相较于国际市场而言并不算少。但是相对于庞大的排队企业规模而言,IPO融资功能已相对偏弱。

为什么有这么多企业在A股门口排队?答案有二,追求高估值,规避不确定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冲着高估值去的。”华南一家券商分析人士对称,2015年的上涨行情和高估值让市场各方都提高了预期,到现在这预期还没有彻底转变过来。

去年以来的中概股私有化浪潮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场高估值追逐赛。2015年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步伐放缓,数量不到2014年的一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私有化浪潮一波接着一波。特别是去年上半年,A股市场经历一轮持续上涨,中概股公司纷纷表示将通过私有化从美国市场退市,回归境内市场。比如奇虎360,2015年6月17日宣布私有化,其谋划退市正是A股上涨最疯狂的时候。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