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事件 正文

农夫山泉与京华时报激辩 “真相”到底是什么?

农夫山泉?京华时报?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持续发酵,发布会现场与京华时报激辩,一个企业,一个媒体,就这样杠上了,农夫山泉与京华时报,你更相信谁?

农夫山泉与京华时报激辩
农夫山泉与京华时报激辩

农夫山泉昨天在京召开“饮用天然水标准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现场充满火药味,京华时报记者与农夫山泉起争执,发布会现场被喊“滚出去”。

报道是“猜想”?

农夫山泉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关闭北京工厂,不再向北京地区提供桶装水。

每个参会记者都拿到了一份厚厚的资料,包括多个国家卫生、质量标准文件以及农夫山泉官方回应。现场的展架铺满了近日京华时报对农夫山泉的批评报道版面。发布会开始前,撰写这些报道的记者在现场发放当天的京华时报,头版便是“四问农夫山泉请你正面回答”。报道指出,北京市桶装饮用水销售行业协会近日下发通知称,鉴于农夫山泉由媒体曝光出现了多重质量标准问题,要求北京市桶装饮用水行业各销售企业即刻对农夫山泉桶装饮用水产品做下架处理。同时,北京市质监部门也介入调查,暂时禁止委托公司生产农夫山泉桶装水。

农夫山泉董事长钟衐衐在会上解释说,食品标准分卫生(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农夫山泉执行卫生国标《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GB19298)和质量标准浙江省《瓶装饮用天然水》(DB33/383)。而卫生(安全)标准通常不会被标注在瓶身上,即使不标示在标签上,也必须强制执行。京华时报抓住标准上的不一致批评“农夫山泉不如自来水”的报道无事实根据。

当钟衐衐指责京华时报报道前未采访农夫山泉,报道不够客观时,现场京华时报一男记者立刻起身辩护,而后又有两名女记者加入。钟衐衐的发言几度被打断,后排佩戴“入场证”的人士对着京华时报记者高喊“滚出会场,维护秩序”等,现场一度陷入混乱。

关厂为“尊严”?

在将近一个月时间内,京华时报用67个版面百余篇报道批评农夫山泉质量不达标。在4月10日京华时报首次发难后,农夫山泉先后发出四次声明。在今天,也就是最近的一次声明中,农夫山泉方面公布了全套106项检测指标和31项内控指标,认为产品全面优于自来水国标GB57494。

而针对农夫山泉在京停产,钟衐衐称尊严比金钱更重要。农夫山泉是主动关闭工厂,他直言在现在的商业环境下不能生产,农夫山泉只能退出,关闭在京桶装水生产公司,并称将用3个月时间逐渐解决目前已购买水票居民的饮水问题。

农夫山泉认为批评报道引发的实际损失已达数亿元人民币,并已向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京华时报赔偿名誉权损失6000万元。据了解,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已经收到农夫山泉递交的诉讼材料。

事件有“内幕”?

专家指出,之所以农夫山泉标准事件一个多月来持续发酵,最主要的问题是国内饮用水标准过多,但制定主体、监管主体各不相同,使得此次事件中缺乏真正的“权威声音”。这就导致不少消费者提出:“看了半天,也不知道农夫山泉到底有没有问题。”

记者发现,除了标准,此次事件还有不少疑点。比如,华润怡宝在此次事件中究竟是什么角色?此前,农夫山泉曾通过官方微博公开指称是华润怡宝一手策划了此次事件;华润怡宝回应称农夫山泉造谣,并要求诉诸法律。可这一纠纷似乎随着农夫山泉与京华时报间的火药味升级不了了之。再比如,农夫山泉与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健康饮水专业委员会的关系也被外界所关注。事件发生后,该委员会称因农夫山泉不愿认错而将其从会员中除名;但又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除名的根本原因是农夫山泉拖欠多年会费、与委员会不睦已久。

某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就此指出,“标准之争”只是农夫山泉事件的表面现象。该事件既暴露出我国在标准制定、执行上的种种不足,也反映了国内市场竞争的复杂关系,包括营销手段是否正当、企业与协会的关系等等。

【记者手记】

“真相”到底是什么?

真相只有一个。可为什么农夫山泉事件经过近一个月的热议,还是没有出现“真相”呢?在笔者看来,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该介入调查的监管部门迟迟没有介入。

作为企业,农夫山泉通过广告发布检测报告自证清白,可以理解;作为媒体,京华时报通过报道进行舆论监督,是职责所在;作为行业协会,关注行业动态,也属应当。但不论是企业、媒体、还是行业协会,都不是消费者所期待的“权威部门”,他们所提供的“证据”,从严格意义上看,也不具备法律效应。也正因为此,农夫山泉事件越来越像一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闹剧,而最大的受害者,莫过于迷失在众多信息中的消费者究竟该相信谁?

所以,当笔者看到北京质监部门决定介入调查的消息后,觉得“真相”或许将一点一点揭开;如果法院最终受理了农夫山泉的诉状,那么来自行政、司法机构的权威调查终于将启动。不过,这只是一个起点。面对农夫山泉事件在整个饮用水行业产生的影响、面对全国范围消费者对“真相”的渴求,希望有一个更加权威的部门能够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好好调查一下。

【事件回顾】

4月10日京华时报称,农夫山泉标准不及自来水;农夫山泉称,品质远高于现在国家标准。

4月14日京华时报称,避谈有害物质,指标宽松;农夫山泉称,“京华时报无知”。

4月15日京华时报称,浙江地方政府袒护农夫山泉;农夫山泉称,“你跑不掉,也别想跑”。

4月16日京华时报称,上海检测报告佐证农夫山泉不如自来水:农夫山泉称,京华时报指鹿为马混淆概念。

5月6日京华时报称,农夫山泉桶装水因标准问题停产,北京质监介入调查;农夫山泉称,诉京华时报要求赔偿名誉权损失6千万元。

农夫山泉将起诉京华时报

从4月10日至今,京华时报连发多篇报道,直指农夫山泉生产标准不如自来水,引发了农夫山泉标准事件。昨天,这一事件升级:上午,农夫山泉在其官方微博上称,已向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京华时报赔偿名誉权损失6000万元;下午,在农夫山泉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企业与京华时报针锋相对。

京华时报农夫山泉各执一词

【京华时报原文】

“农夫山泉昨天的声明,仍然回避了其所执行的浙江标准中,重金属指标未达到自来水标准的问题。”

“我们看一个标准的高与低,重要的是关注其中对人体有害的指标,哪怕只有一项低于国家标准,这标准就不如国标。”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秘书长马锦亚昨天指出,何况农夫山泉标准在砷、镉、硒、硝酸盐和溴酸盐5项对人体危害的关键指标上都不如自来水标准,特别是溴酸盐这项指标,农夫山泉执行的浙江标准中竟没有涉及。”

【农夫山泉回复】

我们再次声明,不管是单一指标还是整体标准,农夫山泉品质均高于现行任何相关标准。

同时,我们同意《京华时报》提及的五种物质的危害性,而且我们特别注意到溴酸盐含量是行业乃至民众特别关注的指标。对此,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2008年5月,媒体报道部分瓶装水溴酸盐超标,农夫山泉立即送检,结果未检出。

2008年9月28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发《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GB19298-2003)》第2号修改单,理化指标中增加“溴酸盐/(μg/L)≤10”的项目,强制执行。农夫山泉立即参照执行,在所有工厂配备溴酸盐检测设备,检测精度达到“溴酸盐/(μg/L)≤5”。

【京华时报原文】

记者还发现,相对于农夫山泉从未从严修订标准的是,其从宽修订标准却显得非常积极。据了解,农夫山泉当前执行的地方标准“DB33/383-2005”为“DB33/383-2002”的替代品,后者为2002年制定,其中关于镉、霉菌、酵母等的限量上都严于现行的2005年浙江标准。

【农夫山泉回复】

其一,生产好的产品,对产品承担责任,是企业的本分。

农夫山泉一直在推动更高的标准,多次在行业协会中推动产品标准的进步升级。

其二,农夫山泉希望标准越高越好,因为农夫山泉有比别人更好的水源和更先进的生产设备。农夫山泉愿意提高标准,以取得相对竞争优势。但是,如果按照农夫山泉的意愿,将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小瓶装水企业因标准过高而陷入困境。

诚如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释义》所言:“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考虑符合国情,即要考虑到饮用水水质目标的可行性,而且要根据我国现有经济和技术条件下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提出过高的要求需要支付巨额资金,技术或经济条件不可能达到的标准只能形同虚设。”

以高标准的产品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推动技术进步,促进标准提升是农夫山泉责无旁贷的责任。而政府制定标准时考虑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环境水平也是合情合理的。

因此,《京华时报》所谓的“相对于农夫山泉从未从严修订标准的是,其从宽修订标准却显得非常积极”完全是置事实于不顾、颠倒黑白。

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4月14日

2010年6月23日,农夫山泉又将溴酸盐内控指标严至强制标准的一倍。

农夫山泉与京华时报,你更相信谁?

我的小鸟会变形:看完了整个报告,我还是会相信农夫山泉的!

tears1225:京华时报垃圾,打压竞争对手,不就是因为自己的水卖不动嘛!

hailangqzw:农夫更可靠些,以他们说的标准那真的好多水都不能喝了,有些东西不是嘴说说就了事的!

362335893:农夫山泉不要得理不要人,新京报不要土鸡蛋里面找骨头,多为当前的有毒食品为中华民族的安前出点力。

canwo007:我这次相信农夫,查下“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百科里词条2013.4.15日更新!分明就是针对这次事件后补上的说明!紧急美化的!有点欲盖弥彰啊!最起码这个民间组织给个水PH值,都靠谱点!京华时报就凭“除名”俩字就报道。有点不负责吧?

nbgao:中国销量第一的水,有几次投诉很正常。京华时报恶意攻击,老百姓心明肚亮!

丘比嗳蓝莓:农夫山泉遍布超市小卖铺,如果真有问题不是早被揪出来了?我看有问题的不是农夫,而是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