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公司研究正文

不良资产处置形成巨亏 *ST盐湖有可能暂停上市

历经6次打折促销,*ST盐湖不良资产包从原价254.27亿元降至29.9亿元,仍无人问津,最终由国资以30亿元的价格“兜底”受让。由于该不良资产处置形成亏损达到400多亿元,公司预计2019年全年亏损432亿元至472亿元。由于已经连续两年亏损,若2019年最终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公司将暂停上市。

*ST盐湖
*ST盐湖

连续六次流拍的不良资产包获国资“兜底”,资产处置形成亏损达到400多亿元。“镁梦”破碎后,寄望通过老本行钾肥重整旗鼓的*ST盐湖断臂求生。

*ST盐湖1月11日晚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9年全年亏损432亿元至472亿元(2018年同期亏损34.47亿元)。同时,公司还披露因不良资产包第六次拍卖再次以“流拍”告终,按照此前约定,青海国资背景的汇信资管以30亿元承接该资产包。

值得注意的是,从维持*ST盐湖上市公司地位和保障股东与债权人实质利益的角度来看,剥离相关亏损资产、好坏分离是必经之路。

不良资产处置致业绩巨亏

对于2019年的“巨亏”,*ST盐湖表示,主要系破产重整进程中因资产处置预计产生的损失,初步预计对利润的影响金额约417.35亿元,此事项属非经常性损益。由于已经连续两年亏损,若2019年最终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公司将暂停上市。

*ST盐湖剥离亏损资产主要是为“保壳”。回查公告,2019年11月6日,公司召开了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并表决通过了《财产管理及变价方案》,核心内容即是拍卖子公司盐湖镁业和海纳化工的全部股权和应收债权。彼时就有券商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剥离亏损资产有利于“保壳”,这应是管理人的首要任务。

随后,公司管理人开启了不良资产包的“拍卖之旅”。因对承接方的产业协调能力和资源调度能力有较高要求,原价254.27亿元资产包历经6次打折“促销”仍无人问津,价格也降至29.9亿元。

“管理人自启动资产处置工作以来,持续通过公开招募投资人、公开拍卖处置、定向邀请等多种方式同步接洽有关投资人,但在将近2个月的持续公开拍卖过程中,无人参与竞拍。”对于连续流拍,公司表示已想尽各种办法。

在公开拍卖无望的情况下,青海国资选择出手“自救”。*ST盐湖2019年12月27日公告称,公司管理人与青海国资旗下的汇信资管签订《资产收购框架协议》,约定后续拍卖或协议转让中,汇信资管将以30亿元转让价格兜底。截至2020年1月10日,公司不良资产包第六次拍卖已流拍,按照约定汇信资管将以30亿元的价格受让资产包。

“本次资产处置不仅是推动公司涅槃重生的必要之举,更是维护广大债权人和股东利益的重要措施。”公司表示,处置亏损资产是维持上市公司持续经营及盈利能力、保障全体利益相关方切身权益的根本途径。

*ST盐湖将发力老本行

金属镁一体化等项目的“不达预期”是导致公司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出于综合利用盐湖资源的战略目标,公司近年来投资的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和化工项目由于进展不及预期以及生产要素发生巨变等原因,出现巨额亏损。”有公司人士表示,上述项目未能按照项目设计规划达产盈利,反而侵蚀了*ST盐湖依靠钾肥、锂业资源形成的利润,导致公司陷入困境。

该人士进一步称,从维持*ST盐湖上市公司地位和保障股东与债权人实质利益的角度来看,剥离相关亏损资产、好坏分离是必由之路。

“*ST盐湖的钾和锂两大业务板块资源优势相当明显,本身也具有较好的效益。”有市场人士称,甩掉亏损资产后,*ST盐湖有望轻装上阵。

据统计,公司目前钾肥产能达到500万吨/年,占全国年产能六成以上,年产量占国内市场需求量三成以上。从近三年公司钾肥业务看来,2017年氯化钾业务营收为59.17亿元,2018年为74.5亿元,2019年上半年该板块实现营收39.16亿元,同比增长17.82%,毛利率达到74.64%。

在生产经营方面,*ST盐湖氯化钾生产持续稳定,2019年氯化钾产量563万吨,2018年产量为483万吨;2019年销量453万吨,2018年销量468.8万吨,销售价格同比有所上升。

“若2019年最终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公司将进入退市整理板,待第四年主营业务实现盈利后,才能恢复上市。”有接近公司人士称,若重整成功,其钾肥业务营收完全可以支持公司达到恢复上市的条件,公司业绩也将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