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公司研究正文

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推进 企业估值逻辑或将生变

科创板是近期资本市场的焦点。在百余家受理企业名单的背后,是这些科技型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科创板市场也将为“硬核”科创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

银行行业
银行行业

实际上,科创企业普遍存在轻资产、少抵押、商业模式兑现难等特点,一般来说不易获得银行信贷。按照传统的信贷逻辑,银行在科创型中小微企业支持方面一直处于“看不懂、不敢贷”但“必须贷”的纠结中。

随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推进,市场对企业价值衡量的逻辑或将生变。那么,银行对科创型中小微企业的信贷逻辑,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如何服务科创板企业

科创板全新的上市审核模式,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非常高的考核标准,最终目标是筛选出具有“硬核”实力的科创企业,市场对企业的估值逻辑也将被重塑。

“过去我们审核企业时,多数是看一些财务报表分析。现在,财务报表只是占很小的一部分。”南京银行上海分行行长陈晓江表示,对科创型企业的支持,银行不能再依靠传统的信贷经营模式。

科创板的推出,为银行支持科创型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意味着银行注重抵押物的思维,需要进行创新调整。

“未来,我们会更关注科创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未来的成长空间。例如,这家企业有没有核心技术?这家企业每年的科研投入情况如何?这家企业的经营发展,是否依靠它的核心技术?”陈晓江表示,企业在行业内是否处于领先地位,意味着其是否具有“硬实力”。

近期,在支持上海市企业上市培育服务的相关活动上,南京银行副行长刘恩奇透露称,目前南京银行已经形成了服务科创企业的详细方案,对内该行联动全行的各业务板块,对外加强了与各类股权投资机构、券商、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等互补合作。

据了解,截至目前,南京银行已累计向科创企业发放贷款600亿元,服务企业超过了5000户,且很多都是信用贷款。

如何扶持潜在科创板企业

大量正在初创、成长期的科创型企业,是未来科创板扩容的后备力量。整体看,科创型企业的产品迭代快、研发投入高、商业模式较难预期等情况,造成了它们的生命周期普遍较短。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股权融资、投贷联动等现有的融资方式并不成熟,大量的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融资之路较为艰难。由于缺乏抵押物,多数银行也“不敢做”科创中小微企业的贷款,但作为金融机构的主力,支持科创企业的发展是银行的社会责任,所以“不得不贷”。

“不敢贷”的背后,反映的是银行来自风控方面的担忧。“如何控制风险?首先要解决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陈晓江认为,银行与企业共同成长,构建命运共同体,陪伴它们生命全周期,或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短周期问题。

解决信息不对称,首先需要银企双方共同努力,解决银行“看得懂”的问题。对此,南京银行小企业金融部总经理朱华认为,一定要互相之间交流得非常透彻,银行要知晓企业的老客户有哪些新需求,新产品会在哪些市场上爆发。银企相互深入了解之后,才能进入到中期合作的阶段。

对于评判科创企业的标准,朱华说,要看重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企业的主业要鲜明,不能太多元化,行业前景要好,团队建设要完整,产品要为下游客户创造更多价值。”他介绍说,通过中期信贷服务方案,近几年南京银行陆续支持了40多家科技型企业走上了创业板。

朱华认为,在企业初创期即建立起双方的信任度,银行才能在企业“大爆发”之前为其储备“粮草”,陪伴其整个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