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公司研究正文

沪深交易所股权质押新规发布 严格规范融资用途

严格来说,股权质押并不是什么新的业务。自从有了证券市场以后,上市公司大股东将所持有的公司股权,通过质押来融资的案例并不少见。只是,这几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的规模有了很大发展,股票也日益成为衡量其所有者资产多少的一个重要选项,相应的也就有了更多的上市公司股东将所持有的股权作为融资的质押品。无疑,这对于盘活资产存量、满足上市公司股东对资金的合理需求,以及为证券公司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都有积极的作用。

股权质押新规发布
股权质押新规发布

不过,话也要说回来,股权质押,顾名思义,其质押的对象是上市公司的股份,因此如果届时出现违约,这部分股份就很可能被平仓,从而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重大改变,甚至还可能引发公司控制权的转移。而且在这过程中,上市公司的股价自然也会因此而产生波动,从而对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带来影响。所以,股权质押不同于一般的抵押贷款之类,虽然在本质上这也就是一项融资活动,但因为其质押品是具有高度流动性的上市公司股权,其影响所及是整个资本市场,所以就需要严格加以规范,并且把风险控制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上。

在这方面,我们以前是有过教训的。资料显示,我国证券市场股权质押业务的大规模发展,是在2015年上半年。在当时的大牛市行情下,不少投资者通过股权质押融资来买卖股票,一度该项业务几乎与融资融券业务并驾齐驱,成为沪深两市中资金杠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稍后行情的大幅回落,股权质押的风险随之暴露,一些参与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濒临爆仓,而若这种状况蔓延,很可能会引发重大的市场动荡。

从那时到现在又过去两年多了,这段时期我国证券市场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仅就股权质押而言,规模得到了一定的压缩,质押比例也有了相应的调整,相关的管理也逐渐规范了起来。然而,现在看来依然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部分上市公司股东通过股权质押融到资金后,又将其投入股市,由此形成了循环投资。

如此行为,实际上是对现有“双融”业务的变相突破,由此可能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以及对某个股票过度集中持有所产生的市场风险,都是不容小觑的。这方面的一个典型案例是宝能系通过股权质押融资,反复购买万科的股票,进而举牌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此事的结果,现在大家都很清楚了。至于通过股权质押循环投资的风险,让市场各方都惊出了一身冷汗。显然,缺乏对股权质押融资投向的监管,对资本市场来说,无疑具有很大风险。

另一个是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高比例质押股权,这样做的结果是令上市公司处于实际控制人可能发生改变的状态下,这对公司的稳定运行是个很大的威胁,且不说这还存在大股东以股权质押为手段,最后实质性地转让股权的可能。根据相关报道,乐视网以及同洲电子等公司就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而这无论是从公司治理,还是从股权管理的层面而言,都是在挑战现行政策的底线,不但干扰了这些公司的正常运行,也可能给其公众股东的利益造成很大损害。股权质押作为一种融资工具,其存在的意义在于推动市场的发展,而这些问题的滋生,实际已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好在管理层最近出台了进一步规范股权质押业务的规定,其中针对上述问题,专门制定了限制性的措施。沪深交易所在日前发布的《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2017年征求意见稿)》中,突出了“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强化股票质押的风险管理,制定了单只股票质押比例不超过50%,质押率上限不超过60%等“红线”。

应该说,依据这样的新规则来操作,眼下股权质押中所存在的很多问题大体可以得到解决,这也正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当然,今后通过股权质押融资的用途会被严格规范,其规模还会被进一步压缩。而那些质押率偏高的公司,其股价也就会面临不小的压力。但由此换来的,是股权质押业务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正常运行,也进一步发挥了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所以,花这样的代价,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