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公司研究正文

破解普惠金融机会平等问题 注重实践可持续性

“普惠金融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机会平等问题。要破解这一难题,必须让农民与金融机构真正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同时,普惠金融实践还要注重可持续性,加大对农户诚信的教育和引导,培育诚信的社会环境。”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主任陈奎明在5日由上海研究院主办的“创新背景下的普惠金融”论坛上作出上述表述。

破解普惠金融机会问题
破解普惠金融机会问题

陈奎明是中国普惠金融领域中的实践家,2008年以来,他带领500多名大学生组成小额信贷技术员队伍,翻越五指山、趟过万泉河,足迹踏遍海南岛204个乡镇,1000多个行政村,打造出解决农民贷款难的知名品牌——海南“一小通”小额信贷金融支农新模式。据悉,海南省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已位列当地第一,远超排在第二的工行,不良贷款率在1%左右,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据陈奎明介绍,海南省农村信用社的信贷员不能拒绝符合“四有四无”的农户向信用社贷款,拒绝就会受到惩罚,甚至开除。其中,“四有”指有勤劳致富的意愿、有适当的劳动能力、有固定的住所、贷款有合法的用途。“四无”是指四个负面清单,只有信贷员有证据证明申请贷款的农民有赌博的恶习、有吸毒的恶习、有恶意的拖欠记录、有严重的故意犯罪记录之一,才能拒绝贷款。通过这个措施,海南有效破解了普惠金融的机会平等问题。

陈奎明特别补充道,一般意义上讲的有还款意愿、有劳动能力,贷款有明确的用途,没有不良记录等指标,这些对于农户太泛了,并不实用。原因在于,勤劳致富的意愿和还款意愿都是主观的,而勤劳致富更能够被看到,例如,农户是否每天都下地劳动;残疾人也有适当的劳动能力,有相适应的工作,也是可以获得贷款的;一般农户贷款金额并不大,真实用途没法确认,只要是合法用途就可以;偶尔因为收入的影响而出现延期还款的农户,只要没有恶意拖欠,也是应该有获得贷款的权利。

在他看来,普惠金融的实践还必须注重可持续性,“加大对农户金融知识普及和诚信教育,对提高农民金融素养,学会金融思维方法来说非常重要。”据悉,海南农信社初次放贷,信贷员必须给借款农户进行5次培训,农户能够通过前次培训的测试才能进入下一次培训,5次培训完成才贷款才可以发放。其中的培训内容还涉及教育农户讲卫生、少生病、一家要培养一个大学生,改善农户经济生活环境等社会公益性内容。

同时,陈奎明强调,信贷员不能轻易拒绝农户贷款,同时也不能对贷款有定价权。贷款的定价是根据农户的诚信指标来确定的。海南农信社构建了基于借款人守约的诚信奖励金制度,按时还款的借款人能享受到优惠利率。

“这样,就从‘义’和‘利’两方面构建农民社会诚信基石,从而实现金融培育诚信的社会功能。中国农户数量近两亿,如果农户小贷问题得到了解决,那对于其他普惠金融服务对象来说都有借鉴意义。”陈奎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