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公司研究正文

星马创投脱壳计:更名换址谋减持 立案前无声注销(2)

立案调查前无声注销

这场中小投资者踩中业绩“地雷”,对公司情况十分了解的管理层持股企业等大股东却精准高位套现的戏码,更无法逃过监管部门的法眼。2015年5月,中国证监会安徽监管局出具《调查通知书》,称华菱星马股东星马创投、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涉嫌违反证券期货法律法规,安徽证监局决定对上述3名股东进行调查。

考虑到星马创投等均在2014年12月集中减持,证监局的调查无疑与业绩变脸前的减持有关。截至目前,相关调查结论尚未出炉。

记者更进一步发现,在星马创投更名为“车路运腾”后的第4个月,还未见其按照经营范围对工业进行投资,“车路运腾”就被注销了。因此,到2015年5月证监会宣布立案调查星马创投等股东时,本应在风暴眼中的星马创投就已经不复存在。

记者查询了国家工商局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发现已不能找到上述星马创投或车路运腾的踪影。进而搜索马鞍山市工商局网站发现,“车路运腾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3月30日在窗口办结了注销手续。记者进一步致电马鞍山市工商局办公室后,通过电话查询的结果为,确认车路运腾已在去年3月底注销。

但奇怪的是,*ST星马2016年第一季度报告中仍显示,“安徽星马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是持股432.5万股(占比0.78%)的第七大股东。既然星马创投已注销,那么股东名册中所称的“星马创投”是谁?

资料显示,华菱星马董事长刘汉如是星马创投持股7.85%的股东,上市公司副总经理王延安、金方放、夏宏、段超飞等在星马创投也都持有1.5%~3.7%不等的股权。星马创投的主要股东和上市公司管理层高度重合。也就是说,不存在作为股东的星马创投未告知上市公司自身更名、注销等情况,把上市公司“蒙在鼓里”的可能性。

此外,2014年11月更名“车路运腾”后,履任车路运腾董事长、法人代表的正是李峰——他此前任职华菱星马证券事务代表,2015年5月22日证监局确认调查星马创投后,华菱星马原董秘(亦为星马创投主要股东)金方放数日后宣布离职,由李峰接任上市公司董秘,负责对外信息披露工作。

六年沉浮星马创投腾挪吸金

换个角度看,这些年来*ST星马和星马创投的故事,被证监局调查、交易所问询和处罚,管理层屡屡被投资者斥为“不靠谱”的背后,既是产能过剩严冬中重卡企业的困境,又混杂了地方国企改革和员工持股的前世今生。正因为星马创投主要股东身兼上市公司高管,星马创投又是2010年收购华菱时业绩承诺方,还赶在了2014年底业绩大“变脸”前清仓减持上市公司股份。种种巧合,让市场难免心生疑惑。

上交所E互动平台上,一位股东的提问或许可以代表投资者的心声:“请问星马管理层,星马从2003年上市,中国经济在这一时期进入快速发展,但星马同期却只喂大华菱,自身没有壮大,后来通过增发收购华菱使管理层致富,现在是巨额亏损,一个企业经营到这种地步恐怕不是外部环境可以推托的。”对于这个问题,*ST星马未予回复。

从历史渊源上看,星马创投、华菱重卡和星马汽车间密不可分。星马创投最早由2003年星马汽车工会职工持股会、自然人刘汉如、沈伟良出资等设立,注册资本人民币8500万元。在2003年时,星马创投和安徽省投资集团、著名学者富豪史正富一起,在上市公司星马汽车体外创建了华菱重卡。华菱重卡主要生产重型汽车、汽车底盘及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星马汽车则主攻专用车。

数据显示,在2008年、2009年度,星马汽车实现营业收入19亿元和27亿元,利润为2267万和8282万元;同期华菱重卡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8亿元和39亿元,利润更达到了9197万元和2.46亿元。从净利润看,当时华菱重卡的盈利规模相当于星马汽车的3倍。

到了2010年,星马汽车表示考虑到减少关联交易、整合汽车生产资源,以8.18元/股的价格收购星马创投等9名股东所持有的华菱重卡的全部股权,总对价17.85亿元,增值率为94.08%。整合完成后,星马汽车更名“华菱星马”,星马创投也从此成为持有上市公司9.50%股份的第三大股东,实现了资产的证券化。

但是,在完成了2010年~2012年三年业绩累计盈利6.597亿元对赌后,华菱重卡的盈利能力急转直下,近两年更成为严重的出血点:2014年华菱星马全年亏损了3.76亿元,其中星马专用汽车亏损306万元,华菱重卡亏损3340万元;2015年全公司巨亏9.43亿元,星马专用车亏损6890万元,华菱重卡亏损4.78亿元。到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仍为亏损1.12亿元;从今年上半年看,同区域上市公司江淮汽车(600418)重卡销量增长23.30%,*ST星马中重卡销售却同比下滑24.81%,公司设计产能为3万辆/年的中重卡生产线,仅仅生产了6184辆中重卡。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