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发行大幕将开启 今年规模望超5万亿元
“债券市场在整体经济和社会融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债券融资拓宽了融资渠道,且融资成本比较低,能够降低社会整体融资成本。同时,债券融资能满足长期低成本融资需求,优化企业负债结构。”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马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1月28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预示着地方债发行大幕即将开启。
据多位业内人士测算,2016年地方债规模有可能超过5万亿元,整体发行节奏较为均衡,对债券市场形成的供给压力可控。
“目前各类债务融资工具存量规模已经接近9万亿元,2015年地方债发行总规模为3.8万亿元,从当前中国经济背景和中央透露的信息来看,2016年债券融资及地方债发行规模相对2015年还将有所上升。”马遥表示。
为了维持市场稳定,《通知》要求,地方财政部门应当根据资金需求、存量债务到期情况、债券市场状况等因素,按照各季度债券发行量大致均衡的原则,科学安排债券发行。
对于置换债券,在满足到期存量债务偿还需求的前提下,各地每季度置换债券发行量原则上控制在当年本地区置换债券发行规模上限的30%以内(累计计算),即截至第一季度末发行量不得超过30%,截至第二季度末发行量不得超过60%,截至第三季度末发行量不得超过90%。
中信证券一位分析师表示,春节后至全国“两会”之前,债券市场将首先迎来地方债的供给冲击,届时也是央行28天逆回购集中到期和前期国库现金定存到期的时间段,虽然不排除央行到期续作或以MLF、PSL等方式继续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的可能,但作为地方债的主要买方,银行仍面临不小的资金压力。
化解地方债隐患财税侧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要想从根本上化解地方政府的债务险情,必须通过财税侧改革,实行“财政与税收的重整”。这需要创立新的税收思想与税收框架:“增税”不是主张盲目提高现有税种的税率,不是加重企业负担,而是以全新理念来支撑财政转型。比如增加享受型和奢侈型产品的税收,降低生存必需品税收,增加成熟工业品税收,降低高科技产品税收等等。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国务院关于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透露的信息,目前全国“100多个市本级、400多个县级的债务率超过100%”。按国际惯例,政府债务占GDP比例如超过60%就过了警戒线。我国正在推进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及扩大赤字,只是推迟了存量债务兑付的时间,不可能真正解决地方政府债务的质量问题,要想从根本上化解地方政府的债务险情,就必须通过财税侧改革,实行“财政与税收的重整”。
综观世界经济史,如果没有财税改革就很难走出经济危机,一个国家走入经济危机或是经济陷入停滞,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这个国家的财税增长无法跟随上经济增长,无论是拉美经济危机,还是东南亚经济危机,抑或日本经济危机,都是危机后没有实行财税改革,所以那些国家在经济危机之后一蹶不振。
从根本上看,世界竞争就是政策、制度的竞争,哪个国家能创新出一套新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制度,那就将领导这个世界。当年美国在罗斯福新政之后能走出大萧条,一方面靠的是凯恩斯主义的投资政策,但最核心的还是因为罗斯福重构了美国财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