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分析正文

经济预期调整快于以往 未来政策调整重点指向改革(3)

货币、财政继续加码 改革力度加大

在金融与实体、调结构与稳增长、推进改革与避免系统性风险之间,宏观政策的抉择之难超过了以往。“积极财政政策资金来源、投资回报率变化、潜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国企改革,这是要重点关注的四个问题。”李迅雷说。

虽然未来宏观政策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路径仍会有变化和调整,但是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继续加码的判断是一致的。本次调查显示,52%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的货币政策会稳中偏松,更倾向于全面调整,三季度会降准两次、降息两次;财政政策对于“稳增长”效果最明显的手段是扩大基建投资(占比57%),减税(占比25%);同时,55%的经济学家认为三季度财政收支差额会继续扩大。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降息仍有空间。

汪涛认为,“对基建投资的政策支持将不断加码,从而部分抵消房地产投资和工业活动放缓的拖累,确保未来两年经济增速‘软着陆’。”

但潘向东对地方债务扩张的空间有所担忧。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末,地方政府总负债已达到30.28万亿元,与总资产108.2万亿元相比,杠杆率超过42.7%,虽处于可控阶段,但潜在的风险不小,是中央政府15.1%杠杆率的几乎三倍。“今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上升的空间十分有限,但中央政府和金融机构杠杆率将趋于上升。”潘向东说。本次问卷调查显示,今后最后几个月的政策重点是国企改革,占比45%,金融改革占比25%,化解产能过剩占比20%。

中银国际宏观经济分析师叶丙南就提出,未来政策还要考虑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对于近期公布国企改革方案中提及的淘汰过剩产能、国企重组、核销坏账等措施虽然可以改善企业部门表现,但这些措施将会一定程度上拖累短期经济增长。”汪涛说。徐高也认为,现在应该对地方“稳增长”的积极性进行调研。

祝宝良的建议是,“加快落实税制改革政策,完成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快推进水、电、油、气、运等资源和基础产品价格改革,通过价格杠杆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未来一段时期,应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兼顾稳定经济增长和防范经济风险,加大改革力度。”祝宝良表示,破解债务—通货紧缩难题,有两个思路:一是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结构调整,这需要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金融、财税、土地等领域的改革;另一个思路是继续坚持“稳中求进”,采取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