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理财 正文

城镇住房制度70年 “房住不炒”让住有所居

人口太多,房子却少之又少?事实上,中国住房短缺的窘境,不是这些年才出现的,而是早从70年代末就开始了,我国城镇住房制度70年,这段路程并不好走,如今坚持“房住不炒”让住有所居,显然,这样一个住房定位原则,是值得被肯定的。

中国城镇住房制度
中国城镇住房制度

近年以来,在楼市调控过程中,房地产市场一度降温,全国多地楼市行情由热转寒,当然,也并非“一蹶不振”,春节期间的楼市小阳春,也给了不少人希望。2019年的九月和十月楼市,也是备受期待的,但是目前为止,似乎仍旧没有看到楼市的“金九银十”,不过也始终坚持房住不炒一个定位。

根据新京报消息,自1978年末以来,中国住房紧张的问题就已浮现水面,现在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人均居住的面积也出现了下滑,在这种情况下,住房制度成了必须采取的改革措施。伴随着20年渐进式的住房制度改革,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得以翻倍,我国的城镇住房状况终于在20世纪末得到了改善。

回顾城镇住房制度70年,在1998年时,中国全面停止城镇福利分房,自进去21世纪以来,相信大家也都看到了,住房保障更加成为了住房政策的重心所在,中国城镇住房也进入全面商品化货币化社会化时代。在全球化、市场化等潮流的冲击下,加上土地资本化的特殊融资杠杆作用,中国住房价格不断高涨,部分家庭开始招架不住了。

随后,在201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房住不炒”的定位,楼市调控政策的实施,住房的土地供给制度仍旧需要破冰,房地产的投融资体制改革,也依旧需要继续加快,深化房地产税收体制改革,坚持“房住不炒”让住有所居,归根到底,所有的住房制度,都是为人民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