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理财 正文

防止失信黑名单 信用机制将迎来重大改变

征信记录,是个人信用行为的记录,而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是未来更好的约束社会上的失信行为。但在近年来,征信机制却出现了被滥用的情况。近日,国家发改委表示,要防止失信黑名单扩大,要做到“三个防止”,下文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防止失信黑名单扩大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表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始终坚持依法依规、合理适度,防止失信行为认定和记入信用记录泛化、扩大化。

征信
征信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防止信用机制被滥用,是重点关注、重点防范的问题之一。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我们注意到,有个别地方违法违规将一些不适用于失信惩戒机制的行为纳入个人信用记录,对发现的此类问题,我们已及时进行了纠正处理。”

孟玮强调说,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始终坚持依法依规、合理适度,要做到“三个防止”。“什么样的失信行为将纳入信用记录,失信到什么程度列入‘黑名单’,列入‘黑名单’后将受到哪些制约和惩戒,这些都要有明确的法定依据。这就要求我们做到防止失信行为认定和信用记录的泛化和扩大化;防止失信‘黑名单’认定和实施失信惩戒措施的泛化和扩大化;防止包括个人信用分在内的其他信用建设举措应用的泛化和扩大化。”孟玮表示。

信用机制改革将迎来重大变化

综合来看,在我国大兴信用建设的几年来,之所以能有显著成效笔者认为便是源于信用机制良好的“加减法”作用。一方面给信用“加分”,让守信者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与好处;另一方面通过对失信的惩戒,倒逼失信者付出代价。

也就是通过对信用奖惩的有效区分,使信用质量成为公民个人属性重要一环。然而,有地方缺存在过度惩戒,或是“信用威胁”,这便使信用机制有了滥用、泛用的危险。

在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是的,在很多城市地区,信用机制已经被滥用,例如大学生频繁换工作会被与信用挂钩,随意停放共享自行车也与与信用挂钩,这违背信用机制提出的初衷,而从国家发改委的谈话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未来信用机制改革的重大变化,那就是更加规范化,让信用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