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理财 正文

78元瓷器估价500万 如何辨别文物鉴定诈骗陷阱

作为收藏大军的一员可要放利双眼,不然怎么被骗都不知道,近期就有爆某公司由78元瓷器估价500万,通过估价这样的方式实行诈骗,其中就有藏友被骗导致损失20多万元,事情是怎么样,跟小编了解教大家辨别文物鉴定诈骗陷阱。

瓷器
瓷器

记者网购了一件78元的景德镇陶瓷花瓶,随机挑选多家拍卖、鉴定公司分别进行图片鉴定和实物鉴定。鉴定结果一致认为该花瓶价值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元。

12月21日,北京宝艺轩泰公司,付了300元鉴定费后,记者被接待的经理引入鉴定室。房间不大,摆着明清家具样式的桌椅,墙上贴着几幅专家照片和简介。一位中年女子正在和前来鉴宝的藏友说话。根据墙上的专家图片比对,她便是鉴定专家刘燕申。

轮到记者鉴定时,记者先把花瓶摆到刘燕申面前,刘燕申认真观察后,看了记者说道,“这是清末仿宋代哥窑的瓷器,距今一百多年,估值也不要太高,先定68万吧。”记者追问是清代的吧。

刘燕申见记者疑惑,指着瓶子详细讲解起来,在前往宝艺轩泰公司做藏品鉴定的前一天,记者曾联系深圳的两家公司对陶瓷花瓶进行图片鉴定。

深圳弘博艺术品展览有限公司一陈姓经理添加记者微信后,让记者把花瓶的瓶身、瓶底拍照片发给她,称让专家老师做鉴定。“我看是宋代官窑,这种窑价格很高”,她看了陶瓷花瓶的图片回复说,“还得要专家老师出结果”。

15分钟后,陈经理发来一张“弘博国际艺术精品征选结果告知函”的图片,显示该景德镇陶瓷花瓶,经鉴定是宋代的“官窑炫纹长颈赏瓶”,参考成交价500万元。在告知函底部有一行小字称“公司对此图片鉴定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针对记者提问为何花瓶如此新,陈经理的回答是一般越好的瓷器越老越新,年代越久看起来越新,它的釉色是现代工艺模仿不来的。

在另一家深圳盛世拍卖有限公司的鉴定专家眼里,该件景德镇陶瓷花瓶又变成“清代宫釉的赏瓶”。该公司一名经理说,这花瓶在古代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用,“这件瓷器在拍卖市场不夸张地说,最少也能成交500万元。”

对于鉴定专家的高估值,出售该陶瓷花瓶的电商商家表示惊讶,“我们这是仿古的现代工艺品,不是真的古董,没什么收藏价值,就是摆放装饰的”。

其实被骗不只是单人,在陕西西安的赵宇前后支付了26.5万元,被估价数百万元的藏品仍未拍卖出去。同志们遇上此类事件,千万要保持自己的思考别被人说动,其次要学会多找多方人员鉴定。

这类文物鉴定诈骗,都是先画大饼,说价值几百万上千万元,然后让你出鉴定费、拍卖费一系列费用,珠三角、长三角、北京、西安等地是文物鉴定诈骗的高发区。

藏友想要鉴定藏品,可以找各省市的博物馆、收藏协会等,找口碑好的专家。“如果有专家说这藏品值几百万,先冷静一下,别想着天上掉馅饼,小心落入他人布置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