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理财 正文

多地前三季经济成绩单公布 广东省第三

截至10月29日,已有25个省份公布了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成绩单”。总体看,多数省份的经济增速与年初制定的目标增速契合,个别省份前三季度增速明显快于全年目标增速,多数省份完成全年增长目标任务的悬念不大,这也为我国GDP增速实现全年6.5%左右的增长目标打下了扎实基础。

多地前三季经济成绩单
多地前三季经济成绩单

近期,各省区市陆续公布2018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成绩单”。截至10月29日,已有25个省区市公布了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数据。其中,云南、贵州、江西等15个省区市经济增速快于全国6.7%的GDP增速;北京、江苏的增速与全国持平;其余省区市的增速慢于全国增速。

记者进一步梳理各省份GDP增速成绩单发现,尽管不同省区市的经济增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分化,但经济运行稳的格局没有改变,多数省份完成全年增长目标任务的悬念不大。当前,仍然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做好各项工作,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促进新动能加快成长。

稳的格局没有改变

在东部地区已公布数据的9个省区市中,福建、浙江、广东的经济增速跑赢全国增速。其中,福建以8.3%的增速继续在东部地区领跑,且较其上半年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浙江省以7.5%的增速紧随其后,广东省以6.9%的经济增速位列第三。

北京、江苏的增速与全国增速持平。其中,北京的增速比今年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均放缓0.1个百分点;江苏的增速比今年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分别放缓0.3个和0.5个百分点。

天津、海南、上海、河北的经济增速均慢于全国增速。其中,天津的经济增速为3.5%,在东部地区已公布数据的9个省区市中排名垫底。不过,今年以来,天津市的增速逐步回升,前三季度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

在中部地区6个省份中,除山西的增速比全国慢0.6个百分点外,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5个省份的增速均快于全国增速。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同期和今年上半年相比,山西、安徽、江西、河南的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放缓。其中,山西省分别放缓1.1个和0.7个百分点;河南次之,分别放缓0.7个和0.4个百分点。

在西部地区的12个省区市中,除新疆和西藏尚未公布经济运行数据以外,四川、云南、贵州等7个省区市的增速跑赢了全国增速。其中,云南以9.1%的增速超过贵州,在西部地区领跑,在已公布成绩单的25个省区市中也位列第一;贵州以9.0%的增速紧随其后,这也是贵州在连续多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后首次回落至一位数增长。

目前,东北地区黑龙江、辽宁、吉林3省尚未公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总的来看,多数省份的经济增速与各省年初制定的目标增速契合,个别省份前三季度增速明显快于全年目标增速,多数省份完成全年增长目标任务的悬念不大,这也为我国GDP增速实现全年6.5%左右的增长目标打下了扎实基础。

进的态势持续发展

前三季度,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从供给结构看,工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服务业的压舱石作用继续巩固;从需求结构看,消费的基础性作用继续增强,投资结构持续改善。

北京的经济增速与全国增速持平,但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特征更加凸显。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二者有交叉)分别增长16.8%和11.2%,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9.6个和4个百分点。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优势行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到63.3%,继续发挥主要带动作用。

近年来,服务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持续提升,服务业的平稳发展对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关键作用。

曾经一煤独大的山西省,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7%,快于第二产业3.4个百分点。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53.1%,高于第二产业占比10.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8.4%,超过第二产业贡献率39.2个百分点。

从需求结构看,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中依然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与过去不同的是,我国不再搞“大水漫灌”,而是更加注重精准投资、有效投资。

贵州省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6.3%,增速高于全国水平(5.4%)10.9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6.5%;制造业投资增长15.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53.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0.0%。

随着供给质量的稳步提升,以及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进一步增强,消费继续稳居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而且,消费升级势头不减。

前三季度,浙江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7%,网络零售额增长23.8%,居民网络消费5551亿元,增长25.3%。福建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9%,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4%。

新的力量不断壮大

今年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扎实推进,以及“双创”升级版在加快打造,新动能成长较快。新动能不仅成为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重要动力,也为推动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升级打下良好基础。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江苏省持续发力化解过剩产能。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98.6%,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

陕西省加快适应消费和产业升级,反映工业新动能的产品增长较快。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78.2%、26.7%、104.8%。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3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长10.1%,较上半年加快1.2个百分点。

重庆的经济增速虽然持续放缓,但反映工业新动能的产品同样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8%,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28.1%,是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数字创意产业分别增长28.1%、11.3%、6.2%、4.4%、14.1%、0.4%和10.1%。

随着“双创双服”活动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增强了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了新产业的孕育和新业态的成长。

贵州省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有效释放市场发展动力活力。截至9月底,全省市场主体总量262.71万户,同比增长7.0%。另外,全省通过实施“双千工程”“万企融合”,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涌现出一批智能制造企业。前三季度,全省新增规模以上入库工业企业188家。

海南省的自贸区自由港建设稳步推进,“百日大招商”、总部经济引进显实效。其中,海口市已注册56家企业,三亚有11家总部或区域总部、板块总部落地。

新动能的较快增长,将为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经济平稳运行增添后劲。总的来看,当前仍然要继续加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主体的培育力度,坚持在改革创新、开放合作中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新的空间和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