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理财 正文

险资股权投资行业限制将被取消 进一步拓宽预期升温

近日,鼓励险资“入市”的政策信号不断释放,其中包括加大险资以财务性和战略性投资的方式投资优质上市公司力度、利用险资长期稳定性特点化解股权质押风险等。这些信号使得保险资金股权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的预期升温。

险资
险资
10月26日,银保监会就《保险资金投资股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股权办法》)公开征求意见,而此次修订调整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限制,通过“负面清单+正面引导”机制,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而就在前一天,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鼓励保险资管公司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

业内人士分析称,险资资金来源稳定,且一直追求绝对收益和长期稳定的现金流回报,取消保险资金开展直接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限制,可以使保险机构拥有更多的投资自主权,能够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长期资金支持。而保险资金“入市”,有利于发挥“压舱石”的作用,为优质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提供长期融资支持,维护金融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拓宽险资运用渠道

根据修订后的《股权办法》,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和重大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将不再设限,这为险资对接和支持实体经济提供了更宽广的渠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此前险资资管产品对接实体经济的形式集中在债权计划,股权方面有限。此次鼓励股权投资,是把长期负债与长期资产进行更好的匹配,符合险资特性。

中国人寿(601628)资产管理公司总裁王军辉对此也表示,险资运用秉承价值投资理念,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质民营企业纳入核心资产范围。通过公开市场长期股权投资、战略投资、优先股和非公开市场股权投资等长期持有核心资产,可达到降低权益投资波动冲击和长期获得较好增值的目的。

在此之前,不少保险公司在股权投资上动作频频,纷纷投资经营股权投资、实业投资的基金合伙企业,寻找更多投资渠道的意图明显。放开股权投资范围限制后,保险资金运用的空间将大为增加,这一方面可以释放险资股权投资的热情,同时也需要险企加强股权投资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建设,审慎选择投资行业和企业类型。

需要指出的是,修订后的《股权办法》所指股权,是指在境内依法设立和注册登记,且未在中国境内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这意味着,随着股权投资范围的放开,受益的将主要是非上市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可能会成为险资投资的标的,而保险资金长期稳定的特性,有利于改善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为实体经济创造长期的资金来源。

多渠道化解股权质押风险

近期,股市波动引起市场关注。为促进股市健康发展,鼓励险资入市无疑将为市场打下一针“强心剂”。业内人士分析称,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可以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优势,帮助那些真正有竞争力但只是暂时出现现金流问题的上市公司填补资金缺口,降低其质押爆仓的可能性。

据记者了解,截至9月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15.87万亿元,其中,投资股票和基金的规模分别为1.3万亿元和0.89万亿元,占比为8.17%和5.58%。而原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表示,保险机构投资单一股票的账面余额不得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投资权益类资产的账面余额合计不得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30%。相比这一监管限制,险资股票投资余额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同时,此次《通知》规定,保险公司投资专项产品的账面余额不纳入权益类资产计算投资比例,而是纳入其他金融资产投资比例监管,此举将成为鼓励险资“入市”的强劲信号。

上述规定将进一步拓宽险资运用渠道,契合保险公司扩大投资范围的需求。比如,华安保险10月14日与特华投资签署转让协议,成为精达股份(600577)第二大股东,又于16日举牌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据华安保险内部人士透露,这一系列动作旨在通过投资优质的民营上市公司,优化公司实际权益类资产配置,提升资金运用收益,达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另外,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鼓励险资“入市”的政策信号释放以来,众多保险公司、集团纷纷响应,开展资金运用关联交易超34起。总体来看,不论是放宽险资股权投资渠道,还是加大险资投资优质上市公司力度,均旨在搭建起险资服务实体经济更宽阔的桥梁,这也意味着,险资在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中的作用将进一步有效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