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理财 正文

新基金规模对比 差距巨大究竟咋回事儿?

基金公司成长到三五岁后,恰如一个孩子已经上了幼儿园中班或大班,有的能写会算,已经有模有样;有的却啥都不会,走路还磕磕绊绊。从2013年至2015年,共有31家新基金公司成立发行新产品,截至目前规模呈现天壤之别。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新基金规模对比
新基金规模对比

规模过千亿的3家公司,勤奋发行新产品、专攻固定收益、主做机构生意,各家公司都有独门绝技而5岁的国开泰富基金公司产品仅3只,江信基金白白错过A股难得的牛市,北信瑞丰旗下基金则是无论业绩好坏规模都长不大

我们虽然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却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在积弱的A股市场中,各机构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否则便会处于垫底的尴尬境地。诞生时点接近,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同年诞生的基金公司规模却相差巨大,一在天,一在地,是什么原因产生这么大的差距?

2013年至2015年间新成立发行公募产品基金公司共有31家。从那时到现在(规模统计截至今年中期,业绩统计截至10月10日),论成长时间,后诞生的公司经过了三年成长,先成立的已历经五年,市场和时间给了这些基金公司足够的成长时间。

论市场环境,这个期间证券市场经历了牛市、熊市、平衡市,各种市场形态兼备。成长型价值型股票各有登台风光的周期,无论是进攻型或防守型投资策略,都有着阶段的获利机会。

各同龄基金公司规模则有天壤之别。以规模对比,2013年成立的19家公司中,规模最大三家都超过千亿元,分别是1827亿元、1445亿元和1013亿元,最小三家规模则只有8.43亿元、6.38亿元和5.73亿元,这三家公司规模加总,不足大公司规模零头。2014年、2015年成立的基金公司也存在这样的情况,首尾差距明显。

大公司多数能够抓住市场机会,发行了自己擅长管理的产品,在市场中“杀”出一片自己的领地,逐渐步入良性循环。

垫底公司则是历经数年,规模却原地踏步,产品排名垫底,持有其基金产品的投资人只好陆续赎回。2013年成立了15家公司,当年1月、2月成立的3家基金公司——东海、江信和华润元大,三家规模合计只有74亿元。同年成立的兴业、国寿安保和永赢,合计4285亿元。首尾相差58倍。

兴业、国寿安保和永赢鹤立鸡群

无论规模还是基金公司利润,与同龄基金公司对比,兴业、国寿安保和永赢三家公司都是业内佼佼者,成立5年,规模都过千亿,兴业更是距2000亿元仅一步之遥。兴业基金公司旗下大规模基金云集,国寿安保基金公司专攻固定收益,永赢基金公司专做机构生意,三家都有自己独门利器。

2013年4月成立的兴业基金公司有两家股东,兴业银行持股90%,中海集团持股10%,注册地虽在福建福州,办工地却在最有金融活力的上海浦东。

现在,公司旗下规模超过百亿基金的有5只,其中兴业安邦B、兴业稳天盈货币B规模都超过400亿元。今年以来,兴业裕丰、兴业天禧两只债基盈利都超过6%,同类排名前1/10。最早成立的兴业定期开放A到今年10月10日(以下统称现在)累计收益33.91%,超越业绩基准27.27个百分点。

兴业基金公司4月17日成立,择良辰选吉日的浙商资管4月18日成立。兴业基金第一只产品是2014年3月13日成立,首募资金32.37亿元,从公司成立到第一只产品成立,用了11个月的时间。浙商资管发行第一只产品用了20个月,首募资金仅15.68亿元,办事效率明显落后于兴业基金。5年后,兴业基金共48只产品,规模1827.38亿元,浙商资管旗下6只产品,总规模6.38亿元,何止天壤之别。

从兴业银行(601166.SH)的定期报告中能够知晓兴业基金公司利润情况。2013年成立当年,公司盈利1281万元。2014年有公募产品收入,利润升至1.2亿元,同比增幅近10倍。从成立到今年中期,累计为股东贡献利润16.83亿元,成为股东的现金奶牛。

国寿安保基金公司则在布局产品线、专攻固定收益产品上大做文章。国寿安保2013年10月底成立,是第一家保险系公募基金,中国人寿资产持股85%,安保资本持股近15%。

国寿安保成立后,新产品发行立刻成为开局重点。仅3个月后的2014年1月6日,就开始发行第一只基金,到1月20日成立时首募达119亿元,是收益稳定的货币型基金。公司紧跟着马不停蹄,到6月5日又成立一只指数型基金。7月下旬成立第三只,是债券型基金,10月、11月再成立两只债券基金,到2014年底时,已经拥有5只基金,总规模达188亿元。

国寿安保第一年5只基金总规模188亿元的成绩,超过许多公司多年的成果,为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论产品数量,国开泰富基金公司和东海基金公司成立5年后,旗下产品分别是3只和4只。华泰资管和红土创新基金公司成立4年,旗下产品只有5只。中科沃土基金公司成立3年,旗下产品也是5只。5年之中产品规模,尚不及国寿安保1年之内发行所获规模。

谈到规模,国寿安保现在比其前后成立的8家公司规模还大,这8家公司是国开泰富、浙商资管、东海、江信、华润元大、华泰资管、中科沃土、金信。

国寿安保并未停下成立之初发展壮大的步伐。2015年再成立13只、2016年7只、2017年15只。到现在,已经拥有43只产品,产品线覆盖低风险的货基和固定收益债基,中等风险的偏债混合基金,高风险的普通股基、偏股基金,以及风险级别最高的被动指数型基金。

国寿安保基金公司固定收益产品今年涌现龙头品种,2017年11月成立的国寿安保安裕纯债半年封闭,今年以来累计收益7.16%。位列同类前1/10。公司最早成立的纯债基金国寿安保尊享A,到现在成立4.2年,年化收益率7.64%,在同类216只产品中排名第16。

与以上两家公司不同,永赢基金公司旗下仅有区区16只产品,总规模也冲破了1000亿元,靠债券基金专做机构生意打天下。永赢的总规模中,有540亿元(占比过半)的规模都是由债基贡献。

永赢旗下两只规模超百亿债基都是成立于3月份,去年永赢瑞益,今年是永赢增益A。两只基金的份额几乎100%被机构持有。

从2015年12月开始,公司发行第一只纯债基金永赢稳益,机构持有一直超过99.9%。

2017年2月16日发行的第二只永赢丰益,基金成立时只有两亿份,一季度末份额就跃升至近百亿份,机构持有100%。2月17日成立的永赢添益也是如此,以2亿份成立,季度末时跃升至40亿份,机构持有100%。现在旗下有7只产品机构基本是100%持有。

这些纯债基金规模稳定,收益也居于市场领先位置,永赢瑞益年化收益率8.48%,在全部791只纯债基金中排名第15,永赢丰益和永赢添益年化收益率也居同类前1/4。相比大公司的快速成长,小规模基金公司则有些落魄。

国开泰富成立5年仅3只产品

国开泰富基金公司成立于2013年7月,股权由国开证券占2/3、国泰证券占1/3组建设立,现在已经过完5周岁的生日。旗下仅3只基金(已经清算的基金不再纳入),由4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合计5.73亿元(见表7:国开泰富基金公司产品线)。公司旗下基金经理,称得上是业界担子最轻的从业人员,4人管理基金规模加起来,尚不及1个经理管理中型基金(10亿元以上)规模大。

国开泰富首只产品触发清算已经退出市场。2013年12月,公司首只产品-国开泰富岁月鎏金定期开放基金首募规模5.16亿元,基金成立后一直小心翼翼,虽然是一级债基,但始终未持有股票,专心致志做债券。

2016年三季度时,国开泰富岁月鎏金定期开放规模也曾经到达过近14亿元,到年底时累计收益已经达到29.83%。但是,其早年购入的债券危机随后爆发,2015年四季度购入“14丹东港MTN001”债券,持有50万张,占当时基金资产净值的5.82%。

2017年10月30日,丹东港集团突然发布《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未按期足额兑付本金的公告》,表明该公司此债券已构成实质性违约。此时,该债券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已跃升至9.73%,市值达到5022万元。

因此,四季度内净值回撤8%,基金开始遭遇大规模赎回,2018年一季度内净赎回近90%,使得基金触发清算条件,今年6月12日基金清算,A/C两类份额规模合计只有4978万元。

此外,公司持续营销力量较弱。另一只产品国开泰富开航发起式基金于2017年7月发行,有的公司1000万元参与,募集25天,总规模0.7948亿元便宣告成立,从成立到今年10月10日,基金单位净值下跌15.97%,规模却只剩下0.2798亿元,扣除公司参与的1000万元,其他投资人所持基本已经赎回。

江信基金公司错失壮大机会

江信基金公司由国盛证券及另外四家股东发起设立,国盛持股30%,另外四家每家均是17.5%共70%,在北京办公。江信基金公司成立较早,截至现在9只产品合计22.25亿元的规模,源于错过的机会难以再来。

江信基金公司错失成长壮大好机会。公司2013年1月28日成立,牛市尚未启动,如果发行效率高,第一只股基恰好能赶上牛市好机会。以兴业基金公司成立到其首只基金发行的11个月准备周期算,江信应该在2014年2月成立新基金,2014年8月建仓期完毕,2014年至2015年的大牛市刚刚开始,如以国寿安保发行效率计算会更早,是股基规模壮大的绝好机会。

实际上,公司发行第一只产品却是纯债基金,与股市无关。截至牛市谢幕市场狂跌的2015年8月28日,公司才成立股基江信同福,完整错过了牛市周期。

虽然诞生于牛市前,并未享受到牛市红利,在牛市顶点的2015年二季度末,公司规模仅12.18亿元。2017年三季度末时曾经达到40.57亿元,但今年上半年江信聚福、江信一年定开等基金被净赎回,使得原本规模迷你的境况雪上加霜,规模仅剩下22.25亿元。

江信基金公司2015年至2017年给股东赚得利润2796万元,但今年上半年亏损1688万元,将前三年所赚利润的六成赔掉。

北信瑞丰基金规模牛熊市均萎缩

北信瑞丰基金公司于2014年3月成立,大股东包括北京国际信托(占51%),莱州瑞海投资(占34%),在北京办公。到现在成立4年有余,旗下迷你基金云集,无论单只基金收益领先落后,都难逃规模缩小厄运。

北信瑞丰旗下虽有16只产品,但规模合计仅为56.31亿元,小规模基金聚集。16只产品中,今年中期规模低于1亿元的有9只,占到了半数以上。北信瑞丰外延增长、北信瑞丰鼎利A等6只产品规模均低于5000万元,即业内所称的迷你基金。

除了北信瑞丰外延增长发起式基金,其他8只基金首募规模都超过了两亿元的成立红线,北信瑞丰新成长首募还达到了4.5亿元,现在规模也只有0.8664亿元,业绩太差是规模缩水的重要原因。

北信瑞丰新成长于2015年11月成立,是一只灵活配置基金。其成立时已经过了2015年6月的股灾时间,正处于市场恢复阶段,2016年初即迎来了开年熔断造成的市场下跌,在其建仓期的6个月内,恰逢数个低点的建仓期。

但这只基金前两年业绩不温不火,今年以来净值回撤严重,基金份额逐季缩水。同样的市场环境,同年同月成立的32只灵活配置基金中,有23只同期盈利,此基金却不幸亏损。按照累计收益率排名,处于倒数第8,落在后1/4队列。

同时期业绩最好的品种,年化收益为19.82%,此基金却累计亏损4.03%。如此糟糕的业绩,难怪投资人快速赎回。业绩不好规模小好理解,北信瑞丰基金公司管理纯债基金业绩虽好,规模却一般。

公司首只基金北信瑞丰稳定收益A是纯债基金。到现在,此基金已历经三任基金经理,前两任经理管理期间,2015年业绩强势,同类排名前1/10,两任经理分别跳槽至泰达宏利和大成。现任经理2016年10月接手后,基金业绩强势依旧,2017年在全部720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5,到现在,年化收益7.87%,在同类产品中处于前1/17。

但是,基金规模变化却与基金业绩强势不匹配。2015年三季度,北信瑞丰稳定收益A规模达到40亿元后便一路萎缩,现任经理接手时只剩下23亿元,接手后第一季度被净赎回了近3/4。即使2017年全年冲进前10,但仍没能使基金规模再回到从前,反倒是各个季度均有萎缩。2017年每个季度的基金份额分别是2.66亿份、2.43亿份、2.29亿份和2.09亿份。业绩优秀基金尚且如此,业绩落后的北信瑞丰平安中国、北信瑞丰中国智造主题和北信瑞丰健康生活主题,在上半年更是被净赎回。

公募之间的竞争,实质是公司整体实力间的比拼,光靠一两位基金经理、一两只黑马基金,则难以扭转整个公司规模。即使有黑马短暂出现,疲弱公司不能给黑马加速,反倒让其变成驽马。

基金公司成长后的三五年,恰如一个孩子已经上了幼儿园中班或者大班,有的能写会算,已经有模有样;有的却啥都不会,走路还磕磕绊绊。怪谁呢?家长和老师难辞其咎!落实到基金公司身上,就是其管理者,比如看上去光鲜亮丽的董事长或总经理,抑或投研总监等等,该好好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