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理财 正文

二手交易背后藏多少坑 平台沦为滋生诈骗的温床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二手物品交易的跳蚤市场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然而,二手交易背后藏多少坑又有谁了解呢?不少人在二手交易中都有着不愉快的经历,快速增长的网上二手交易也问题多多。

二手交易
二手交易

由于二手商品的“物美价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二手闲置交易平台”上进行购物。然而,在“二手交易平台”上琳琅满目的优惠商品信息之下,却可能隐藏着骗子设下的的陷阱。你的一个不注意,不仅商品可能拿不到,自己的钱也会被骗子卷走。

近年来,互联网共享经济模式深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物品更新换代频率加快,以C2C(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模式进行二手闲置物品的在线交易发展迅速。日前,艾媒咨询发布《2018上半年中国在线二手交易市场监测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在线二手交易用户规模达0.76亿人,增长率达55.1%,预计2018年用户规模将超过1亿人。

然而,以次充好、偷梁换柱,转场交易、吞吃押金,调包退货、维权艰难……看似双赢的交易方式背后却隐藏了不少“坑”,不少二手交易平台沦为滋生诈骗的温床。要让二手交易透明化、规范化,真正能发挥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作用,亟待监管发力。

针对违约成本低,买卖双方须自律

“看到同为粉丝圈的网友转卖演唱会门票,正好是我想要的场次,100多号的座位也比较靠前。”重庆的小王在某二手平台上购买偶像的演唱会门票,可收到票后却傻眼了,座位号数字有明显被抠除的痕迹。原本是1000多号的站票,被抠除第四位数后“摇身一变”成了100多号的座位票,价格也翻了几倍。在申请客服介入后,小王却被判败诉。后来她发现对方是个“惯犯”,便选择了向网警报警,对方最终赔偿了部分钱款。

“网络二手交易规则中定价权在卖方,买家需要自主判断商品的真假和质量。而有些产品从外观图片不易看出问题,容易上当受骗。”大学生小潘在购买二手数码产品时也遭遇了“货不符实”的骗局,损失200多元。

对于此类现象,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麻策律师认为,网络二手交易平台的乱象和其平台性质呈强关联。“经营商家以个人名义进驻销售,被认定为非经营性交易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导致卖家违法成本低;同时,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易规范不比商家‘专业’,买家对于二手物品质量的天然期待弱化,卖家也往往抱着‘打一枪换一地’的心态,逃避交易责任。”

事实上,除了买家被“坑”,卖家被骗的也不在少数。南京的小林在二手平台上出售自己的“充电宝”,结果买家签收后便借口质量有问题,申请砍价50元。苦于没有留存证据,小林只得自认倒霉。“后来在网上看到有很多卖家有类似经历,他们管这种骗术叫‘到手刀’,即货物到手后恶意砍价,从中牟利。”此外,买家调包退货、转场交易吞押金、交换物品被骗等陷阱也屡屡出现。

“二手平台交易双方均存在‘违约成本’过低的情况,诚信交易极大程度依赖于双方自律。在货物真伪、交易及时性、信用惩罚机制、交易双方信息等方面,都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