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理财 正文

片酬过高收视造假引关注 收视率造假不犯法吗

近年来票房的作假、花钱买收视率呈愈演愈烈之势。再一次因为片酬过高收视造假引关注,可是为何收视率造假屡禁不止,难道这样造假不犯法吗?这背后究竟是谁在保护着这些造假人?

片酬过高收视造假引关注
明星片酬过高收视造假

从《甄嬛传》、《琅琊榜》到《人民的名义》,这些年来,电视剧的发展可谓如日中天。每天追剧的岛友们或许不知道,每年拍而不播的电视剧比播出的电视剧多多了,但电视剧的实际收视率,却比公布的收视率低多了。但这只是电视剧行业的乱象之一。

针对这种种乱象,前不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本次《通知》有明文规定第三条规定:严禁播出机构以明星为唯一议价标准;行业组织出台电视剧成本配置比例指导意见,优化片酬分配机制。第五条中规定:规范电视剧收视调查和管理。坚决依法严厉打击收视率造假行为,不得将收视率作为购片价格唯一依据,推动建立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中国特色收视调查体系。

收视率造假真正原因

《实话实说》第一任主持人崔永元曾有一句著名的言论,“收视率是万恶之源”。如果当时这句话还容易被当成多少带有点负气色彩的媒体人言论的话,那么现在几乎人尽皆知的收视率买卖,着实是在用铁一样的事实来佐证崔永元言论的正确性。

收视率买卖是典型的行业内互害行为。广告主要求电视台保障收视率,电视台就要求制作方购买收视率,制作方因成本增加就抬升单集售价,电视台则抬高广告报价——除了进行收视率造假的公司,整个电视剧产业链皆成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