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理财 正文

人民币结构性存款是什么 有哪些交易风险?(2)

人民币结构性存款的交易风险

理财产品相对于一般储蓄存款具有风险更大、预期收益更高的特点。银监会规定商业银行应对结构性存款产品实施分离管理,基础资产按照储蓄存款业务管理,衍生交易部分按照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管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构性存款产品交易风险。但由于其嵌入境外衍生产品交易,投资者、银行以及管理部门仍面临一定的风险。由跨境交易引发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者风险。投资者面临的跨境交易风险主要体现为收益波动风险和汇率风险。产品收益取决于挂钩标的市场表现,由于投资市场状况不断变化,产品收益存在大幅波动的可能,投资者最终收益可能为产品预期低收益。尤其是对于高风险的非保本型产品,投资者本金可能遭受损失。

银行如果以外币形式支付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到期收益,且投资者需将其结汇为人民币,在人民币升值的形势下,投资者的实际收益率可能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因汇率变动而造成投资本金的损失。

2.银行风险。银行面临的跨境交易风险主要体现为交易风险和汇率风险。银行与境外交易对手进行“背对背”平盘交易时,可能面临来源于境外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交易适用法律风险以及交易合约起草、谈判、签订过程中的法律风险等。由于外资银行基本与其境外关联行进行对冲交易,这类风险对中资银行更为突出。

银行吸收人民币存款,结构性部分投资于境外衍生产品,需以外币形式进行境外交易定价和最终交易结算,在汇率波动的形势下,银行需承担汇兑风险。对于以人民币形式支付到期收益的,在人民币升值的形势下,银行承担的风险更为突出。

3.管理风险。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带来的跨境管理风险主要体现为资金跨境收支和结售汇风险。结构性存款可选择挂钩境外标的广泛,针对不同类型标的挂钩的多类型产品可以起到分散和平衡总量风险的作用。但由于境内银行产品研发设计能力不足,市场上发行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普遍较为简单,且同质性很强,挂钩标的、产品期限、收益率计算方式极其相似。产品的同质性一旦遭遇国际市场动荡势必引发跨境资金同向集中流动,以及由此带来的集中结汇或售汇。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