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理财 正文

网络支付须知:新规后如何正确使用非银支付

《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已于7月1日正式生效,这项新规看似严格,然而用户日后只需注意支付平台的使用方法,并将多种支付方法配合操作,就不会对普通人正常的日常支付造成太大影响。那么,新规后如何正确使用非银支付呢?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如何正确使用非银支付。

如何正确使用非银支付?

《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7月1日正式生效。《办法》第六条要求,非银行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应当对客户实行实名制管理,登记并采取有效措施验证客户身份基本信息。

如何正确使用非银支付
如何正确使用非银支付

《办法》的实施,直接影响了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机构用户的使用。对于支付宝而言,如用户的账户不进行实名认证,则无法接收来自他人的红包、打赏、转账等,需要补全身份信息才能收款;对于微信支付而言,用户不实名则通过微信收钱、使用零钱发红包等功能均会受限。

此外,根据《办法》,对已经实名认证的个人支付账户,支付机构还须依不同身份核实方式对用户进行分类管理。

三类账户支付限额不同

如何正确使用非银支付呢?根据《办法》第十一条,支付机构的个人支付账户根据不同的身份核实方式分为三类,并且在不同分类下,对余额付款的功能和额度作出了不同的限制。

在余额付款功能上,I类和II类账户的余额可用于消费和转账,而实名验证强度最高的Ⅲ类账户余额,则在I类、II类的基础上,还可用于购买投资理财等金融类产品,如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等。

在余额付款的额度上,I类账户为自账户开立起1000元(包括支付账户向客户本人同名银行账户转账),II类、III类账户分别为年累计10万元与20万元(不包括支付账户向客户本人同名银行账户转账)。

《办法》实施后,对于III类账户的额度达到最高的20万元,用户如有超额需求,是无法进行提额的,而只能通过其他支付方式进行消费、转账、购买理财产品等操作。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