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机制市场化提高 人民币不会趋势性贬值
8月1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调整以来,人民币汇率短期内出现一定波动。有市场人士担心:“这项调整短期内是否会引发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加剧短期内人民币贬值风险?”
对此,市场的强劲表现给出了答案:9月10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创一个月以来新高,当日一度上涨超过1000基点,是2010年推出离岸人民币交易以来的最大涨幅。
离岸人民币市场化程度高,显示了国际市场对人民币将保持基本稳定的预期。专家认为,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目的是使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能够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程度提高
人民币汇率一直牵动着国际国内资本市场的神经。8月11日,央行宣布调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改变原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由做市商集中报价形成的情况,转为参考上一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而决定。随后市场剧烈反应,两天时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幅度超过3%。
“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机制改革的核心,是让做市商更多地根据它们对市场供需和价格的预期来确定人民币汇率,让中间价更好地反映市场对汇率走势的预期,这次改革是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说,“之前已有过多次改革,核心都是放宽汇率波动浮动,让市场力量发挥更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调整后,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恰好就是市场的正常反应或者说是市场供需对人民币汇率的某种纠正。”
从这次改革的背景看,2005年汇改以来,中间价作为基准汇率对于引导市场预期、稳定市场汇率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中间价与市场汇率偏离的幅度较大,影响了中间价的市场基准地位和权威性。专家分析,这种既与国内因素有关也与国际因素有关的偏差大约累积了3%。该误差不可能长期持续,亟须通过增强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加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