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门早市关停 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有关
历时4年时间,今年8月15日,大红门早市关停,这些商户早已集体转移到燕郊、沧州等地,而且现在的生意还很不错。据悉,大红门早市关停与疏解非首都功能规划有关。
今年3月,明珠商贸城C座就迎来了2000家大红门早市商户,商户臧女士就是那批来的沧州。“虽然之前的走货量还没有赶上大红门,但是赚得比大红门多!”她坦言,市场的培育需要时间,但是沧州明珠给予他们的优惠以及地区低廉的经营成本和生活成本,让他们的生活舒适度远远高于北京。“我们经营的是中青年女装,一直是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在北京的厂子,因为各种减排措施等生产难以保证。”臧女士说,最终选择了沧州,厂子已经开始生产,销售也比较顺畅,“从原材料到生产再到市场,还是一条龙,现在又来了2000多商户,我们这4000多人抱团来了沧州,再造一个‘大红门’。”
截至目前,已有8000余家北京商户完全落户沧州。另外,占地60万平方米的明珠二期将于明年元旦正式营业,其中16万平方米用来整体承接北京早市商户,届时C座早市和早市西区的“先遣部队”将整合转移到二期经营,更突出规模效应。

大红门早市建成于2005年初,是南苑乡果园村自建、自持、自营的集体产业,虽然它名为早市,但却并不是一个露天市场,而是建筑面积达6.4万平方米的一座大厦,因其开张早、打烊早而被称为“早市”。早市具有档租便宜、做低端走量货品的特点,一年之中除了春节,从早晨七点到中午十二点都是忙碌的交易时段。发展至2017年,这里共拥有摊位4426个、从业者7000多人、管理人员191人,批发业态的聚集效应带来了很多问题,过去很长时间内,导致附近交通堵塞、垃圾乱堆、治安不稳定等诸多问题。
随着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推进,大红门商贸城一期、二期完成了转型升级,大红门早市因业态过于低端,升级改造商户和经营人员减半后,依旧不能与首都功能相符,最终决定彻底关停。
随着大红门早市关闭,早前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消失。希望有关部门处理好商户的腾退事宜,让大家撤得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