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门票钱超8亿元 普陀山在景区拥有多项“专营权”
普陀山拟挂牌上市闹得沸沸扬扬。据报道,普陀山一年门票钱超8亿元,但不在拟上市的普旅股份之内。那一年超8亿元的门票钱进入了谁的口袋里?
一篇发自中国佛教协会官网的文章,令佛教名山普陀山走到风口浪尖。
这一发布于4月11日的文章称,普陀山(指正在冲刺上市的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普旅股份)“上市”不可避免地会使佛教背负庸俗化、商业化的恶名,迅速引发外界关注。4月13日,浙江省舟山市国资委迅速回应,上市资产纯属企业经营性资产,不涉及任何宗教资产。
国资委还表示,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尚处于上市申报审核阶段,如上市审核通过,在提交股票名称审核时,将充分考虑各方关切,不以“普陀山”作为股票名称。
和其他行业相比,景区由于具有高现金流的特点而为各界所关注,2017年,普陀山景区共接待游客857.9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超8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受限于政策,作为景区最为重要的收入组成部门,高额的门票收入并不归本次拟上市的普旅股份享有,其背后有着普陀山旅游集团的影子。此外,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景区“大门票”之外,普陀山各寺庙的小门票(即“香花券”)则归普陀山佛教协会。
尽管无法像早年上市的峨眉山A一样取得景区门票收入权,普旅股份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享有了景区内索道等主要服务业务的垄断权,并创造了远超同行业的毛利率。2015-2017年,普陀山综合毛利率分别为70.53%、64.79%、66.83%。
不过,相比于超高毛利率,普陀山旅游的整体业绩金额并不高,甚至出现下滑。上市前,普陀山业绩对“卖房”依赖性较大。根据非经常损益表,普陀山旅游2016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2907.48万元,房产处置损益2838.85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比例为17.50%)。
上市前,普陀山就面临了舆论压力。同时,业绩也不是十分靓丽。普陀山能成功过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