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正文

降准利好哪些板块?对降准最敏感不是银行股而是它

股城网注:新华社旗下财经媒体经济参考报今天刊文称,央行降准成为可能的政策选项。降准利好哪些板块?据统计,对降准最敏感的板块是房地产,而不是银行。

降准利好哪些板块
降准利好哪些板块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同比涨幅均有扩大。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8月物价涨幅扩大,但未来通胀仍将维持低位水平,物价不会持续大幅攀升,物价波动对货币政策也不会构成较大影响。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中性基调。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变化为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提供了更大空间,降准成为可能的政策选项。

双升物价涨幅扩大

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CPI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1.8%;PPI环比上涨0.9%,同比上涨6.3%。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表示,CPI环比涨幅扩大主要受鸡蛋和鲜菜价格上涨较多影响。其中,鸡蛋产量减少,价格上涨16.2%;高温多雨和强对流天气导致鲜菜储运成本增加,价格上涨8.5%;鸡肉和猪肉价格分别上涨3.0%和1.3%,上述四项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32个百分点。而PPI方面,同比涨幅在连续3个月保持稳定之后,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在主要行业中,涨幅扩大的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29.1%;石油加工业,上涨16.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16.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涨15.7%。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季节性因素影响食品价格上涨,是带动8月CPI上升的主要原因。夏天全国性高温和强降雨天气影响了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使得食用农产品价格出现了持续上涨。鲜菜、鸡蛋等农产品价格环比、同比涨幅都显著扩大。

“PPI同比涨幅在连续3个月平稳运行之后反弹回升至6.3%,主要是近期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类产品价格大幅上升所致。”连平表示,近期钢材价格大幅上涨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基建和部分制造业复苏拉动需求,另一方面去产能和环保限产带来供给收缩,也不排除大量资金流入初级产品市场的可能。PPI上升有助于工业企业盈利改善。工业产品价格涨幅扩大可能会继续促进企业利润增长,促进生产和投资行为。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周景彤表示,PPI涨幅走高从结构来看,主要是由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引起的,而在生产资料当中,采掘业上涨幅度最大,涨幅比上月扩大了2.4个百分点,同期原材料工业扩大了1.7个百分点,加工工业扩大了0.6个百分点。PPI同比环比涨幅由此前的高位回落转为重拾加快,意味着在投资较快增长和去产能背景下,能源原材料价格涨幅的再次扩大,这将对下一步CPI涨幅带来更大压力。

展望物价或平稳运行

虽然8月CPI和PPI数据同比涨幅均有扩大,但多位业内专家认为,未来通货膨胀将维持低位水平,物价不会持续大幅攀升。

申万宏源的研报预测,尽管8月CPI显著回升,但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年内食品CPI涨幅均将处于低位;而生猪价格的上涨也难以持续,预计四季度会有所回落。且生活资料PPI仍然保持稳定,对CPI的传导有限。另一方面,环保限产仍将继续支撑PPI,经济和政策均不支持企业大幅扩张产能,周期行业的盈利有望延续。

连平预测,下半年CPI上升幅度较为有限。虽然天气原因导致食品价格上升,但同比涨幅仍然为负,依然为低通胀水平。随着天气影响因素的减弱,即便未来食品价格恢复性上升,涨幅也不会太大。而今年全年CPI平均涨幅仍将低于去年。

周景彤也认为,未来CPI涨幅不会太明显,全年应该在2%左右。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食品价格尤其是禽蛋、鲜菜价格上涨较快,加之“猪周期”由下转上,以及前期PPI上涨对CPI带来一定的传导压力,未来CPI还有上升趋势。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表示,因为上游价格如果涨得太多可能部分向CPI传导,但明显会对经济增长形成阻力。经济增长如果稳不住,CPI上涨的动能也不会太足。因此,CPI未来几个月的走势还会处于比较温和的状态。

工业领域价格方面,连平认为,PPI反弹可能是短期现象,未来涨幅仍会收窄。PPI走势受大宗商品价格影响较大,未来大宗商品价格难以大幅上升,不会进一步推升PPI。需求对工业产品价格拉动作用难以显著增强,受翘尾因素走弱影响,下半年PPI同比涨幅将低于上半年。

但也有专家对此持有不同意见。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未来供求缺口将在很长一段时间维持,原因在于银行对‘两高一剩’行业限贷、环保督查、供给侧去产能。这意味着中上游工业品价格和企业盈利水平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保持高位。”

态势降准或成政策选项

尽管8月物价涨幅有所扩大,但是业内人士表示,物价的波动对目前货币政策的约束性影响不大。而鉴于目前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和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情况,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货币政策运用的空间有所扩大。

周景彤认为,由于短期物价涨幅扩大有限,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和节奏,但可能在力度上会有小的调整。连平也表示,虽然CPI和PPI都有上升,但目前不存在明显通胀压力,物价波动对货币政策不会构成影响。

从人民币汇率角度来看,9月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5032,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37点,这是中间价连续第10个交易日上调,也创2011年初以来最长连涨纪录。

对外经贸大学校长助理丁志杰表示,目前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态势,给货币政策选择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过去大家担心降准会给人民币带来贬值压力,现在这种担心不存在了。因此,通过降准的方法来释放流动性成为可能的政策选项。这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的重要举措,并不是所谓的“大水漫灌”。

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角度来看,九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偏紧态势明显。2017年前两个季度超储率均值1.35%,较2016年全年超储率均值2.05%下降0.7个百分点,2017年以来用超储率衡量的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明显偏紧。从大银行和中小银行的结构上看,银行间流动性同样“问题重重”。他表示,降准替代外占、缓解流动性总量及结构矛盾,是最佳之选。“目前央行降准已经具备较好的政策窗口期。”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汇占款从27.3万亿元的最高点下降到目前的21.5万亿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21.5%的最高点下降到目前的17%。自2016年3月降准至今,央行主要通过“逆回购+MLF”方式补充流动性。截至今年8月末,MLF余额4.3万亿元,比2016年2月末增加3万亿元,基本对冲了外汇占款同期减少的2.4万亿元。不过这种方式有两个缺陷:一是成本高,银行获得1年期MLF利率为3.2%,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62%。二是不对称,只有大中型银行才有机会直接从央行获得MLF支持。央行之所以未能降准,主要是担心形成人民币贬值预期。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强化,可以适时降准,并逐步回笼MLF,此举不仅可以降低金融机构自身融资成本,更主要的是,可以有效引导金融机构降低实体经济部门融资成本,且不会引起流动性宽松。

值得注意的是,诸多业内人士强调,目前整体的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基调未变,即使降准也绝不意味着货币宽松和“大水漫灌”的流动性投放。“在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向好以及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央行须加强与市场沟通,避免造成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温彬表示。

降准利好哪些板块

1、房地产。市场普遍认为降准对于地产股来说属于利好。

2、银行。券商指出,降准将对冲负债端成本上升压力,偏宽松货币政策可以预期,叠加资产质量担忧情绪改善,银行估值中枢抬升。

据统计,对降准最敏感的板块是房地产,而不是银行。在近年7次央行降准后,次日房地产上涨3次,上涨概率为57%;证券板块在3次大盘上涨行情中,涨幅最大;银行板块在4次下跌行情中,表现的最为抗跌。(综合自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