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正文

首套房贷款利率上调 银行信贷额度非常紧张

股城网注:首套房贷款利率上调,最高上浮达10%。目前对首套房执行的最低利率为9折,但以95折或基准居多。据了解,如果信贷额度持续吃紧,预计会有更多银行上调贷款利率。

成都首套房贷款利率上调
成都首套房贷款利率上调

信贷额度紧张,带来的最直接效果就是贷款利率升高。6月5日,成都商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包括民生银行在内的部分商业银行近日已将首套房贷款利率上调了,最高上浮达10%。据了解,这也是近几年来,银行首次上调首套房贷款利率。

首套房贷款利率上调

从8折到85折,从85折到9折,从9折到基准……随着对房地产信贷政策的逐步调控,商业银行的定价也在不断攀升。如今,这个价格已经出现了上浮。

6月5日,成都商报记者从多个渠道证实,民生银行已上调了个人首套房贷款的利率,新政从6月5日起执行。据了解,按照最新的政策,个人首套房贷款利率将在基准的基础上再上浮10%。以目前的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计算,上浮后的贷款利率为5.39%。

经成都商报记者调查,民生并非是蓉城首家上调首套房贷款利率的银行。6月5日晚,某股份制银行零售金融部负责人向记者证实,该行在近期也已上浮了首套房的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了5%,全省范围内执行。”据称,2015、2016年,各家银行还在纷纷下调贷款利率,以抢夺更多房贷客户,“今年完全不同了。”

另外一家国有银行个人金融部相关负责人称,该行目前对首套房贷款执行的95折利率,预计很快也会上调至基准。据了解,这也是近几年来,银行首次上调首套房贷款利率。

另据成都商报记者获悉,部分国有或股份制银行,目前对首套房执行的最低利率为9折,但以95折或基准居多。

额度紧银行放款速度减缓

“额度太紧张,涨价是必然趋势。”6月5日晚,上述某股份制银行零售金融部负责人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去杠杆力度很大,各家银行的信贷额度都非常紧张,很多时候都出现客户贷款审批已通过,由于没有额度,迟迟没办法放款,总行今年对这一块的考核也没那么严格了,“别说不涨价,即便是客户愿意接受涨价,还不一定能及时放款。”

这不是一家之言。采访了解中,各家银行都坦言今年信贷额度很紧,包括对公、住房、消费类等贷款,银行在资源匹配上都非常吃力,一方面要控制余额,另一方面还要控制新增额。民生银行一位内部人士透露,这次该行敢于将首套房贷款利率上浮10%,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额度相对宽裕一点,所以在定价上更加灵活,“多数银行额度紧张,给开发商说的都是95折或基准。”

一家国有银行个人金融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年流动性收紧带来的商业银行信贷额度紧张现象的确比较突出。不止一家银行个贷部人士证实,最近一段时间,往往在一个月的中期额度就没有了,这在客观上也导致了对客户的放款速度减缓。“没办法,没有额度,即便是客户有些抱怨我们也没办法,只能给他们解释,让耐心等待”,一家银行个人信贷部人士称,这种情况已持续了一段时间。

据了解,如果信贷额度持续吃紧,预计会有更多银行上调贷款利率。

相关新闻:

房贷利率浮动不宜搞“价高者得”要保护刚需利益

房贷利率上升,能够改变投机者的预期,从而有效遏制“炒的”需求。但是,首套房大都是“用来住的”,安居乐业也是最为重要的民生,应该得到保障。

某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零售业务部门人士透露,在该行内部,房贷放款的先后顺序已开始按照贷款利率的高低排序,而非“先来后到”。换句话说,只有接受利率上浮幅度更高的贷款人才能较快获得贷款,不接受上浮者则可能面临长达数月的等待。银行收紧房贷的动作已经在一线城市逐渐铺开,北京、广州的多家中小银行近期也已经上调了首套房贷款的最低利率。(《第一财经日报》6月7日)

资金成本上升、风险加大,利率自然要上涨,反之亦然,这是银行信贷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银行作为商业机构肯定要营利,“在商言商”无可厚非。

但是,金融业从来是受到高度管制的行业,即便是在以高度市场化自居的美国,美联储也经常以利率作为经济调控的手段,全球没有哪个国家执行金融绝对不干预政策。房地产市场的涨跌与利率等信贷政策关系十分密切,笔者认为,房贷利率不能是银行的“纯商业”行为,利率的上下浮动、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不能由银行“在商言商”实施“价高者得”。例如,去年出现令人咂舌的“天量房贷”现象,和如今的首套房贷利率上浮等,都是银行“在商言商”行为所造成的社会“不合意”结果,甚至有违市场公平原则。

利率等房贷政策是影响房价变化的重要外生变量之一,利率的微小变动都有可能导致房地产价格的剧烈波动,而房价暴涨暴跌有可能引发金融风险甚至经济危机。从各国经济史来看,房地产所引发的金融风险是当今世界上引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重要风险源之一。因而,房贷利率不能等闲视之,绝不能成为银行业的“纯商业”行为。

刚过去的房价疯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银行的“在商言商”行为所致。2015年以来,在货币宽松的背景下,再加上实体经济增长速度下行、资产配置荒等,住房按揭贷款被银行认为是最优质、安全的信贷业务。各家银行不约而同地“爱上”了房贷,利率下降到8折等。2016年,5家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增幅均为三成左右,5家相加共新增个人住房贷款2.9万亿元。除交行外,“工农中建”四大行新增个人住房信贷占全部新增个人贷款的比例,均在七成以上。最可怕的是,信贷资金对实体经济造成了“挤压效应”,引发了全社会对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担忧。

应该说,眼下提高房贷利率是符合调控房价的要求的,亦是对此前降低利率引发房价上升的一种纠正。房贷利率上升,能够改变投机者的预期,从而有效遏制“炒的”需求。但是,首套房大都是“用来住的”,安居乐业也是最为重要的民生,应该得到保障。

银行的“在商言商”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一是“价格高者先得”,有可能利率上浮大的二套房审批更快;二是还出现了“高净值客户”,银行的“优质客户”可以更快获得贷款;三是对于新房按揭贷款,若开发房企也是同一家银行的对公贷款客户,则房贷发放也可能“插队”。从“在商言商”的角度来看,银行实施的是正常的“逐利行为”,但这对购买首套房的中低收入者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

银行在房贷中的“在商言商”,对房地产大波动起到了推波助澜、“劫贫济富”的不良倾向。房地产的大波动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因而,这就要求将利率上下浮动、差别化信贷政策等房贷政策纳入到宏观审慎金融监管政策的视野范围内,并基于公共利益将其监管长期化、常态化、公共化,而不能任由银行“自说自话”。(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