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分析 正文

智能创新发展战略出台 多家A股公司布局汽车电子

2月25日,欧菲光、均胜电子、路畅科技等车联网概念股集体涨停。资金如此追捧的原因是2月24日《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下称《战略》)正式公布了。这个文件汇集了11个部委的智慧决策,旨在加快推进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在业内人士看来,《战略》勾勒出智能汽车发展的“远大前景”,或将引爆万亿级市场。而汽车走向智能化、网联化、自动化,汽车电子企业将首先迎来发展的春天。

汽车电子“春天”来了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汽车电子将率先受益。”在一位电子业内人士看来,毫无疑问,汽车智能发展的第一步,就是给汽车装上更多的电子元器件,实现智能化和自动驾驶。

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

根据《战略》,到2025年,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

在实现汽车智能网联化的过程中,汽车电子占整车成本的比例正在持续升高。有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汽车电子占整车成本的比重提升至34%左右,2030年将接近50%。

公开资料显示,汽车实现自动驾驶,传感器、毫米波/激光雷达、车载摄像头、ADAS(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胎压监测传感器等电子控制系统产品的需求量都将大幅上升。此外,车载音响、导航等车载电子装置的市场也将快速发展。

市场规模方面,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于2020年达到6600亿元;到2025年,将有望突破8800亿元,向9000亿元逼近。

多家A股公司布局汽车电子

随着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5G-V2X等)的部署,路测电子通信单元等将大幅增长。比如,智慧化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将涵盖城市内及城际的智慧灯杆等一系列智能基础设施建设。

欧菲光表示,公司的智能汽车业务包括智能中控业务、ADAS业务和车身电子业务,公司也生产车载镜头及摄像头产品。联创电子已经为特拉斯、英伟达、Mobileye等合计研发了20多款车载镜头。

在互动易上,多家公司也就《战略》作出回应。比如,得润电子表示将持续拓展汽车业务,公司产品主要有连接器、安全和告警传感器、车载充电模块等。作为特斯拉的供应商,蓝思科技表示将继续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发展。劲胜智能表示,其相关装备可用于汽车零部件和汽车电子精密结构件制造领域。

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战略》的实施不仅给汽车电子类公司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还将催化高精度地图、无线通信等公司的业绩。“更多汽车联网,有望提升汽车车载导航装配率和激活率。”

四维图新是国内率先研制用于自动驾驶高精度地图及服务的图商,连续多年保持车载导航地图市场占有率第一。公司在2019年2年份拿到来自宝马的自动驾驶量产订单,这也是全球第一个L3级的自动驾驶订单。

高精度地图、导航类上市公司已驶上“赛道”。A股公司中,除了四维图新,中海达、超图软件等地图概念股也备受投资者青睐。

此外,四维图新在汽车电子芯片方面还颇具竞争力。公司于2019年11月26日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杰发科技自主设计的胎压监测传感器芯片研制成功并具备量产能力。

车联网市场空间有多大?

智能汽车通常又被称为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根据《战略》,未来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逐步实现智能汽车强国愿景。

车联网就是典型的“新基建”。在西南证券等看来,5G、智能汽车发展对于培育数字经济、推动各产业升级转型具有重大意义,这类科技新基建是逆经济周期调节的重要抓手。

“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意味着车联网产业将在中国获得高速发展。”对于《战略》出台,高新兴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战略品牌总经理吴冬升在接受上证报采访时表示。

此前,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TIAA)秘书长庞春霖接受上证报采访时表示,车联网产业的全面爆发应该是在2025年至2030年之间,爆发的标志就是5G技术的正式商业化应用完成。

“接下来,车路协同核心之一的智慧道路将呈现爆发式建设。”吴冬升认为,智能汽车产业发展不仅是汽车及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更依托于“人-车-路-云”系统协同发展,尤其是智慧道路建设,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高新兴在车联网领域早有布局。最新的案例是,高新兴于2019年12月27日公告,公司与广州国际生物岛有限公司签署2019智能网联汽车驾驶大赛(广州)暨2019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大会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采购合同,合同金额527.18万元。据悉,该项目首次联通自动驾驶技术,实现弱势行人检测预警,在行业内位居领先地位。

“公司的车载单元产品或于2021年年初落地,将成为全球首个5G-V2X量产项目。”均胜电子表示,公司的车载单元集成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高精度摄像头等融合算法,将用于L3级以上的自动驾驶。

车联网市场空间有多大?此前,赛迪发布车联网产业发展报告(2019)称,2019年全球联网车辆已经达到9000万辆,预计到2020年将增加至3亿辆左右,2025年则将突破10亿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