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分析 正文

大禹节水王浩宇:以水为媒提高农业种植效率

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现代农业科技当家。在云南省元谋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一处农田,记者看到智能水表整齐地树立在田间地头,田地中满布的滴灌网路通过智能水表控制调配,农户只需将水卡插入水表,便能将“生命源泉”精准地喷洒在农作物上。

农业种植
农业种植

“没有规模化灌溉的时候,这里的种植用水得不到保障,采用的是漫灌的方法,水费按亩收取,更没有办法计量。”大禹节水董事长王浩宇告诉记者,公司以水为媒,通过自动化、信息化设施的搭建,不仅提高了种植效率,解放了劳动力,更重要的是让土地的价值得到快速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农户的收入。

在公司看来,这就是科技改变生活的一个缩影,他们坚信未来农田一定是通过科学技术来生产,而深耕农业高效节水服务领域20年的大禹节水也将借势转型农科服务市场,力求再创一片新天地。

从田间工程师到农田服务管家

说起大禹节水,很多投资者会想到滴灌产品,从滴灌的生产到实地安装,大禹节水更像是一家工程公司,但公司对此并不认同。

“大禹从来不是包工头,以前我们做的项目是把自己的核心技术、专利产品在田间地头安装起来,交付给甲方使用,虽然有一些工程企业的特点,但本质上大禹一直都是一家科技型公司。”王浩宇的话斩钉截铁。

事实上的确如此,回首大禹节水的创业历程便略知一二。创业初期,大禹节水就是依靠技术上的突破,研发生产出国人自己的滴灌设备,且成本较国外同类产品大幅降低。时至今日,公司通过科技研发,形成了从节水产品开发、农业节水项目规划设计、智能化产品输出到农田综合服务运营的商业模式。

无论是老模式的深耕,还是新业务的突破,都与公司上下真抓实干密不可分。

以节水灌溉起家的大禹,从未偏离主业,无论公司业务模式如何变化,都未离开“节水”二字。公司原来更多是通过科技产品帮助农业节水,而现在通过智能化、信息化的手段将水的文章进一步做大、做实。公司在2018年年报中表示,大禹节水各项主营业务紧紧围绕“三农三水”领域展开,从农业节水出发,进一步延伸业务领域至农村污水处理和农民安全饮水领域。

“科技进步对行业影响太大了,我们讲的‘天网控地网’如果没有科技支撑,必然无法实现。”大禹相关负责人解释道,公司业务可简单用“三张网”来概括,第一张是能看见的基础设施硬件网(水网),第二张是看不见的信息化、数据化网络,第三张是服务网络,这三张网构成了立体循环,形成了“天地连接”。

“农户的种植不再是靠天吃饭,可以根据农业用水、用肥等有效数据形成科学种植,种植过程的数据都能通过网络快速上传和下载,从而让农业生产更智慧、更高效。”该负责人表示,在此过程中,大禹节水不仅能帮助农户完成硬件改造,还能为农户提供软件集成服务,最终构建起具有精准感知、广泛联接、科学决策、智能管理等特点的综合性智慧水利云平台和管理体系,为农户搭建起属于自己的农田物联网。

“元谋模式”开拓公司发展新空间

说起大禹节水的转型发展,就不得不提公司在云南省元谋县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这种通过搭建大型灌区智慧水网,从而全面打造服务“三农三水”平台的新举措也被称作“元谋模式”。

简单来讲,“元谋模式”是指大禹节水以农田节水工程为基础,实现对农田水利设施的运营,并为农户提供延伸的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等增值服务。“元谋模式”将实现公司由工程承包商向农田科技服务商的转型升级。

资料显示,该项目规划面积11.4万亩,也是继云南陆良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引入社会资本建设和运营的又一个示范性项目,投资额30778.52万元,是目前最大的农田水利建设改革试验PPP项目。项目建成后,受益人群将超过6.5万人。

那么,“元谋模式”究竟有何神奇之处呢?

在公司看来,让农户创收是关键。以水肥一体化为例,该模式可以让肥料的利用率从30%提高到85%以上,大大提高了作物的种植效率。更重要的是,“元谋模式”解决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难题。此外,基础设施的搭建延长了种植周期,反季蔬菜等高利润产品为农户带来了可观收入。

“元谋的项目在全国农田水利建设领域非常有影响力!”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将农业生产关系进行有机协调,这点非常难得。公司从水入手,但不仅限于水,肥料、农资、信息服务等内容不断充实着公司的业务,为公司发展带来新机遇。同时,高效节水农田运营不但可增加公司运营利润,保障业绩稳定性,提供稳定的现金流,而且还是开展农村农业综合服务的重要抓手。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8年,元谋项目运营面积7.6万亩,预计2019年将实现9万亩全面运营。有券商研报指出,公司在云南祥云、宾川和甘肃武山三个项目合计15万亩的土地处于建设期,预计2019年至2021年公司经济作物运营面积将达到15万亩、30万亩、60万亩。

公司在积极推进业务转型的同时,也交出不错的成绩单。近期发布的2019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6105.31万元至7215.3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至30%。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公司表示,各项主营业务进展顺利,尤其是智慧水务和农场服务业务实现较大突破,农田运营服务业务初显成效,业务收入构成进一步优化。

“元谋模式”将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但王浩宇认为,“元谋模式”的成功经验值得复制推广,但也并不完全适合所有土地,还需因地制宜。

乡村振兴战略对大禹节水而言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而公司也是有的放矢。大禹节水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元谋模式”适用于亩产值在15000元以上、土地集中连片的经济作物区。“这些地方自然条件优势明显,但区域也非常有限,我们必须抢抓这个机遇期,跑马圈地的同时将护城河越挖越深。”

万物互联让农业服务未来可期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能明显感觉到公司上下的状态是“越干越兴奋”。这“兴奋”来自何处?在公司高管们看来,正是通过公司现有业务的转型升级,他们看到农业科技服务领域的光明前途。

“现在的角色变了,就是服务运营商。我最关心的是公司经营的稳定性、持续性和未来发展的空间。”有公司人士告诉记者,以前公司把产品卖给甲方就结束了,现在是一边做滴灌,一边通过运营收水费,并且以水为基础,增加了包括信息服务在内的很多内容,这些“新鲜血液”给公司未来发展带来巨大想象空间。

基于此,通过科技研发探索,深挖项目潜力也成为大禹节水眼下的重要工作。收水费、卖肥料及农田监测等,成为大禹节水带给农户的全新服务。“其中还有个很重要的环节没有得到更好运用。”有公司项目负责人表示,这个环节就是在项目实际运用中产生的数据流量。

“已经有头部电商渠道在与我们合作了,他们想做高品质农产品,但是没有数据,而这个数据我们有,包括作物用了多少水、多少肥、多少药等。我们把这些数据传给他们,实现生产过程可追溯的同时,为下游渠道提供品质可控的生鲜农产品。”该负责人说,未来农田一定是通过科学技术来生产。

近年来,大禹节水除了滴灌技术的研发投入外,还将研发重点放在物联网、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软硬件方面,正是通过这些投入和积累,公司在农业智能化、信息化服务方面已“卡住”身位。

为了实现更广范围的农业科技服务,董事长王浩宇认为大禹节水要为5G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扮演好连接上下游平台的角色,从无到有为客户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5G带来最大的机遇就是物联网,万物互联的时代中没有一个运用场景比农业想象空间大,而我们的核心定位就是做好农业科技和农业服务。”

“所有的技术进步都是服务于人,看到农户通过使用我们的技术、产品,切实提高了收入,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王浩宇告诉记者,对于大禹节水而言,让农户体会到科技产品和科技服务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让他们的生产生活变得更智慧、更美好、更幸福是公司不变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