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热点 正文

上海新兴人血生意 揭开上海新兴医药公司背后内幕

某些公司直到被媒体曝光才知道背后的内幕,上海新兴医药公司就被新闻媒体报道了背后的秘密,这家公司盈利非常高,到底靠什么盈利?根据最新消息称,有记者起底上海新兴人血生意,仅仅半年时间收入达到了9700万元。下面一起看看。

揭上海新兴人血生意,半年时间收入就达到了9700万元,有一半是净利润,这些数据非常的亮眼,当看到这些消息让大家感到很惊讶,上海新兴的人血生意,到底有多赚钱?接下来一起了解一下新闻详情。

起底上海新兴人血生意
起底上海新兴人血生意

2月6日晚间,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称,上海药监部门正对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批号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开展全面调查。市药监部门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和专家进驻生产现场,开展调查处置,控制企业所有相关生产和检验记录,对产品抽样送检,并已要求企业停产,启动紧急召回。

上海新兴医药公司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公司管理结构怎样?背后控股股东是谁?在国内血浆制品行业有着怎样的地位?带着一系列的疑问,记者详细梳理公司背后的“关系”。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系国家血液制品定点生产企业,主要从事血液制品的生产和销售,现由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医药)控股管理。

目前上海新兴产品种类和数量在国内同行业中居第二名,原料血浆的综合利用率高。公司年设计原料血浆处理能力达300多吨,在国内同行业企业中居于前列。上海新兴曾涉及两项处罚,其中一项为产品未按规定实施GMP。

根据中国医药2018年半年报,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规模37518.5万元,营业收入9712.34万元,净利润4907.33万元,净利率高达50.5%。

“两步走”进入中国医药

工商注册信息显示,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为王朝龙。注册地址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洋泾路518号。该公司属于非上市、国有控股。

上海新兴成立于2000年8月,由中国新兴(集团)总公司等单位共同发起,在原解放军总后卫生部上海新兴血液制品研究所基础上改制而成,注册资本1.64亿元。

彼时,上海新兴第一大股东为新兴集团,持股比例51.83%,第二大股东为广东梅雁吉祥实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梅雁”),持股比例24.39%。

但这一持股情况近年来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09年11月,新兴集团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公司重组,成为通用技术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新兴也同时随新兴集团整体重组并入通用技术集团。

而昔日上海新兴的第二大股东----广东梅雁,于2015年也退出了上海新兴的“舞台”。一家叫中国医药的公司出现在了上海新兴股东名单上,以现金方式收购广东梅雁持有的上海新兴24.39%股权,成为上海新兴的第二大股东。

中国医药是何许人也?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医药的第一大股东是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对其持股比例达到41.27%。由此可见,对于上海新兴而言,中国医药也并不是外人,同样都是通用技术集团旗下的子公司。

两年以后,也就是2017年,上海新兴易主,控股股东由新兴集团变为通用技术集团医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控公司)。

年报信息显示,2017年10月,新兴集团持有的上海新兴51.83%的股份被无偿划转至通用技术集团医药控股有限公司。此时,上海新兴第一大股东由新兴集团变为医控公司。至此,上海新兴主要股东持股情况为:医控公司持股51.83%,中国医药持股24.39%。

而第2次股权调整发生在2018年。2018年5月,中国医药再次发布公告,收购医控公司持有的上海新兴26.61%的股权。完成本次收购后,中国医药持有上海新兴51%股份,成为上海新兴当前的控股股东。

理清上海新兴的“前世今生”,我们再来看下与上海新兴存在密不可分联系的另一家公司——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或许,我们就会对上海新兴与医控公司和中国医药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记者通过梳理企查查公布的信息发现,上海新兴曾经的控股股东新兴集团、医控公司,以及当前的控股股东中国医药,这3家公司均为通用技术集团的子公司。而且,该公司对医控公司和新兴集团的持股比例均达到100%,对中国医药的持股比例达到41.27%。由此可见,上海新兴背后真正的“大老板”应该是中国通用技术集团。

而通用技术集团在医药领域颇有影响力。公开信息显示,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75亿元,是以医药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之一。业务领域涵盖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药国际贸易、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医院投资管理等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2017年,集团医药工业在全国排名第51位,医药商业在全国排名第7位。集团在该领域拥有2家上市公司,分别为中国医药和环球医疗。

下设4家全资控股血浆公司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上海新兴经营范围包括,医药保健品、生物制品、中西成药、医疗器械及其“四技”业务,卫生敷料等。

据新兴医药官网介绍,公司于1999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投资1.7亿元,建成了目前亚洲一流的血液制品生产基地,年设计原料血浆处理能力达300多吨。公司产品种类和数量在国内同行业中居前二名(目前,国内血液制品产品种类生产数量最多的是华兰生物,共12种),原料血浆的综合利用率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上海新兴对外投资仍然存续的企业有4家:台州新兴血浆有限公司、三明新兴血浆有限公司、余干新兴单采血浆有限公司、怀化新兴原料血浆有限公司。投资额分别为1000万元、1000万元、1012万元、1384万元。

上述4家企业经营范围均有采集供应血浆,除怀化新兴原料血浆有限公司外,其他3家血浆公司的经营范围还有乙肝特免血浆、狂犬特免血浆等。

2018年8月30日,中国医药发布公告称,上海新兴所属三明新兴血浆有限公司(将乐新兴单采血浆站)收到福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签发的《单采血浆许可证》。将乐新兴单采血浆站已经核准登记,准予执业。有效期限自2018年8月7日至2020年8月7日。

中国医药表示,将乐新兴单采血浆站自取得《单采血浆许可证》日起可以开始采浆,将进一步提升上海新兴原料血浆供应能力,提高其盈利水平,将对公司长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后与上述4家血浆公司取得联系,其中,三明新兴血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在未接到上海新兴医药通知之前,不能接受媒体采访。“我们是上海新兴医药全资子公司,接受媒体采访必须要得到上海新兴医药的授权。”

记者打通另一家余干新兴单采血浆有限公司电话后,对方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现在有点忙,请稍后打过来。”随即挂断电话。记者随后多次拨打均无人接听。

而怀化新兴原料血浆有限公司工商注册信息公布的电话,记者多次拨打均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记者随后尝试与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取得联系,但电话已经处于无法打进的状态,只要拨通号码,立刻自动挂断。

公司涉及多起法律纠纷

记者注意到,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在2018年和2016年曾遭遇多起法律纠纷。公开信息显示,上海新兴医药包含5起法律诉讼信息和2起行政处罚信息。

其中,沪食药监(总)罚处字[2016]第2120160001号行政处罚书内容显示,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洋泾路518号生产人纤维蛋白原的过程中,没有对产品质量潜在影响进行评估,就在未增加组份的情况下,变更了半成品配制中稀释原液所用的溶液。对此,2016年3月,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据《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八条对上海新兴做出警告处罚。

处罚内容包括,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资格。

怀化市环保局网站显示,2014年,怀化新兴原料血浆有限公司违反环评制度,根据《湖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第五条、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被处以罚款处罚,目前已执行到位。

除此以外,上海新兴医药还涉及5起法律诉讼纠纷。包括“张宇梅诉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杨宝生与王建平与公司股权纠纷案”等。

人免疫球蛋白市场蛋糕巨大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生物制品批签发年报》显示,2017年共有23家企业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获签,共签发694批,签发量10738196瓶,折算后瓶数为10656664瓶(2.5g/瓶)。而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显示,2013年至2017年间我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签批量五年间期间增长了70%左右。

药智数据统计显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市场前景很好,近十年来一直在快速递增,而近两年增速最快。2015年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年度销售额仅54.91亿元,到2016年该药物的销售额达到了66.08亿元,同比增加20.3%。与此同时,该药品目前尚无进口,在生物制品企业严格限制的当下,巨大的市场蛋糕触手可及。

从近两年签批占比来看上海莱士、华兰生物、天坛生物以及泰邦生物占据了全国约65%的市场。药智数据显示,从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历年销售情况看,上海新兴排在第19位,而其2016年销售情况,排在全行业第20位,所占市场份额有限。

尽管如此,上海新兴的财务数据依然亮眼。根据中国医药2018年半年报,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规模37518.5万元,营业收入9712.34万元,净利润4907.33万元,净利率高达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