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邦科技生猪生产节奏保持较快发展 静待今年猪价反转
正是得益于勤练内功,近年来正邦科技养殖业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生猪生产节奏保持较快发展。在程凡贵眼中,突破养殖企业的困境,除了勤练内功之外,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是另一重要抓手。几场冬雨过后,南昌冷得愈发透骨。在养殖业奋斗近20载的正邦科技董事长程凡贵,也体会到了与往年不同的寒意。
猪价近年来持续震荡走低、养殖行业对资金的高度依赖、猪瘟疫情牵动产业链各方……借由一杯暖茶,这位年近六旬、祖祖辈辈来自农村的一线“养猪人”,缓缓打开了话匣。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的过程中,程凡贵描述了这些年来坚守养殖业的不易,但无论是对行业趋势、还是对企业发展,他传递更多的,是坚定持守,是乐观从容。
“我们养猪,是真真正正要保证老百姓的食品安全,任何环节都会严格把关,这是立身之本。”程凡贵如此讲述他深耕养殖行业近20年来的最大感触。谈话间,这间宽敞的会议室,仿佛也因程凡贵的真诚和朴实,温暖了起来。
初心未改、壮志应酬。通过十几年的积淀,正邦科技已在饲料、生猪养殖以及兽药、农药等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其中生猪出栏规模位列行业第三。这背后,不仅是从业经验、成熟技术以及治企战略的叠加,更是得益于“情系三农,造福社会,以正兴邦”这一企业使命的驱动。
两个多小时的采访就要结束了,窗外恼人的冷雨依旧绵长。程凡贵说:“无论天有多冷,雨雪有多大,我关心的只是如何养好我的猪,我关心的是怎么把小企业做成大企业,把大企业做成大家的企业。”
养殖业重在“练内功”
“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在程凡贵看来,这句过去流传于田间地头的俗语即便摆在如今,同样能够折射出当前养殖业所存在的风险。
的确,对养殖业而言,行业层面属于长周期,对现金流考验也大,公司运营层面则偏向重资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疫情防治更是对养殖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在招人用工方面也会面临招工难的问题——因行业属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三型叠加”,涉及防治疫情、动物营养学、空气动力学(猪场建设)、遗传学等学科专业,用人成本很高。
“做养殖企业真的很难。”程凡贵坦言。但难归难,换个角度看行业,总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生猪养殖这个行业很分散,全国年销量大概7亿头,所有的上市公司加起来,还不到6%、7%,行业集中度非常之低。”从这个角度来看,程凡贵认为行业未来还是有一定发展空间的,只是需要一个过程。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行业有很多散养户,但他们劣势明显。有行业专家表示,一方面,由于行业进步和政策趋严,种猪养殖、育肥规模等门槛都在提升;另一方面,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及散养户的抗周期性较弱,也导致更多农户离开传统养殖业。“因此,行业发展需要依靠规模化的企业来推动,产能也越来越向大型企业和专业企业聚集。”程凡贵预测,上市公司群体未来有可能要承担30%至40%的出栏量。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并不是很激烈,更多的是需要自己练好内功。这一点,则是程凡贵眼中的行业好处之一。也正是得益于在行业竞争的良好环境下勤练内功,近年来正邦科技养殖业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生猪生产节奏保持较快发展。
据公司披露的未经审计的数据显示,公司2018年12月销售生猪54.02万头,同比增长34.71%;销售收入8.65亿元,同比增长40.11%。若把时间轴拉长些,2018年1月至12月,正邦科技累计销售生猪553.99万头,同比增长61.87%;累计销售收入76.26亿元,同比增长38.33%。“主要原因就是公司生猪养殖业务产量进一步释放。”程凡贵斩钉截铁地说。在程凡贵眼中,突破养殖企业的困境,除了勤练内功这一重要抓手之外,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是另一重要抓手。
据介绍,正邦科技对猪场环保建设极其重视。一方面,公司组建了专业环保团队,为公司及客户提供猪场环保方案设计、环保投入筹划、环保设备采购与安装等服务,提升了公司环保处理水平,降低了环保成本;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养殖模式,通过在规模猪场及周边荒地发展“猪-沼-林”、“猪-沼-果”等绿色循环经济,将生猪排泄物通过发酵等工艺进行处理,制成生态有机肥,发展配套种植业,以适应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程凡贵告诉记者,在当前环保政策下,公司各方努力打造的环保优势,可以说为公司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借定增“稳基+破局”
2017年,公司开始着力于“公司+农户”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这一年,公司开始打造生猪养殖业务轻资产、快速扩张的合作养殖模式,试图为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新的可行路径。
这对主要以自繁自养模式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务的正邦科技而言,效用几何?程凡贵用一组数据告诉我们答案:公司生猪年出栏量从2012年的84.95万头增至2017年的342.25万头,年复合增长率为32.14%。而到了2018年,出栏量超过550万头,将继续稳坐行业前三甲的位置。
程凡贵并未就此止步。2018年9月底,正邦科技披露了定增方案,计划向公司实控人林印孙旗下的江西永联(截至三季报为正邦科技第二大股东)定增募资9.9亿元,用于进一步发展生猪养殖业务和偿还银行贷款。
程凡贵告诉记者,本次募投项目的成功实施是公司转向“公司+农户”、“公司+农场主”等轻资产发展模式的重要举措。不过间隔差不多一个月,正邦科技就对定增进行了修改:在募资规模不变的情况下,砍掉了两个生猪养殖项目,这些资金将全部用于偿贷。
对于此次调整,程凡贵认为,得益于政策,公司负债率和资金链的改善将提前得到改善。“因为政策调整,我们也调整节奏,修改了方案。”程凡贵说,一般而言,定增的那些项目意味着项目资金被锁死。如果用于补流,一方面可以在资金紧张的时候用于输血,另一方面也可以拿流动资金去投项目,灵活度更高。
而从保留的两个生猪养殖项目来看,均属于“种养结合”模式。现阶段,正邦科技已确定了将轻资产扩张模式定位为公司非常重要的生猪养殖发展方向。程凡贵表示,自繁自养和合作化养殖未来的占比将是各占一半。“其实这并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区域适合不同的经营模式。”程凡贵告诉记者,在北方更适合自繁自养的模式,而在南方,由于土地资源较为分散,所以更多是“公司+农户”的形式。
在较大数额的在建工程方面,程凡贵也向记者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三年前行业走下坡路的时候,正邦的确投入很多。不过,当行业开始爬坡、出现升势的时候,我们的投资反而会放慢。因为该行业投资周期长,如果等行情上来的时候再开始投入,就已经迟了。”
猪瘟疫情“AB面”
“道义上我本不该这么说,但仅从现象上出发,我认为此次非洲猪瘟的疫情客观上也起了去产能的作用。”谈到疫情对行业的影响,程凡贵态度鲜明。
2018年8月,首例非洲猪瘟在国内发现后,扩散速度较快,截至12月底已披露的疫情达到90余起,扑杀数量约100万头左右。除了扑杀措施,疫情发生后,国家迅速印发相关特急文件,要求与发生猪瘟疫情省相邻的省份暂停生猪跨省调运,并暂时关闭省内所有生猪交易市场。截至目前,国内的生猪调运基本已经停止。
“调运受限后,那些生猪主产地非疫区的养殖企业基本被限制跨省调运,压栏的结果就是猪价明显承压。”程凡贵说,而主销区不论是否出现疫情,由于供应奇缺,猪价必将在高位运行。
分化之下,产能去化更呈加速之势。“首先,对那些生猪供应省份的非疫区企业而言,销售压力以及疫病防控压力,将使得养殖场扩产动力不足;而疫区更是因为亏损而加速去产能。其次,在生猪调入省份中,大部分养殖场因阶段性涨价获得的扩产意愿与自身的增产能力其实并不匹配,新增产能将很有限。”
事实上,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一直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以农村散户饲养为主体的养殖方式给产业化发展带来很大的难度,这其中又包括因技术和规模不够成熟而带来的食品安全、疾病防治和环保等问题。
程凡贵说:“受疫情影响、环保政策的压力,再叠加生物安全等多方面因素,绝大部分农村散养户将快速被清退,行业有望迎来进一步集中。从这个层面看,其实是有助于我国养殖业发展的。”
由于疫情不可治,且目前没有疫苗,那么对于规模化的企业和散养户而言,“中招”的概率是否相当?面对记者抛出的问题,程凡贵没有丝毫犹豫地说:“答案是否定的。”
“散养户基本是什么饲料都会喂,而且饲喂泔水所引发的传染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之一。”程凡贵告诉记者,公司员工只要进入猪场,不仅要更换衣物,还要进行全身臭氧消毒,再次进入时同样需将前套流程再来一遍。
据介绍,公司多数猪舍根据当地气候采用全封闭或半封闭建设工艺,配置自动喂料和自动清粪设备,能自主调节猪舍温度、湿度。程凡贵认为,现代化猪舍将为生猪提供最佳生长环境,结合现代防疫技术,最大可能隔绝疫病侵入。
程凡贵说:“我个人认为,食品安全不是靠监管管出来的,是靠生产方式完善来改变的,是企业自己实实在在做出来的,如果企业不自律,这在源头上就已经失控。”谈到此轮超长猪周期,程凡贵又毫不掩饰对未来的期待:“2018年5月算是低点,不过这轮猪周期的拐点已经到了,目前正处在爬坡阶段,未来两三年会迎来好时光。”
2018年春节后,猪价快速下滑,于3月17日跌破上一轮猪周期的最低价(即2014年4月19日的5.2元/斤),并持续下行至5月16日的最低点5元/斤,随后开始逐步反弹。程凡贵告诉记者:“江西目前的生猪价格已爬升到6元上下。”
然而,猪价下跌已对正邦科技带来了影响。正邦科技近日披露业绩预告,2018年度预盈1.6亿元至2亿元,同比下降61.96%至69.57%。程凡贵表示,本轮猪价的高点出现在2016年5月,从下跌时间长度上看,跟此前的几轮周期已基本相同,“总之,行业已经开始洗牌,2019年的猪价将比预想中更早进入上行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