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分析 正文

银行净值型产品发行加速 销售端困局正一点点打开

银行净值型产品发行正以环比110%的增速跑步前进。在发行端加速的同时,银行销售端的困局也正一点点打开,上证报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投资者对净值型产品的接受度在提高,某些净值型产品甚至出现了售罄现象。多位银行资管部高管接受上证报采访时表示,受资产构建能力和产品管理能力两大因素制约,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

城商行急追而上

据中国理财网的披露显示,三季度银行机构共发行了1144款面向个人和高净值客户的净值型产品,较二季度环比增长近110%。

现金管理类成重头戏
现金管理类成重头戏

上半年表现平平的城商行在三季度一鸣惊人,当季发行454款净值型产品,占比近40%,较二季度环比增长了4倍,一跃成为当季发行净值型产品最多的银行机构。另一类表现积极的是农村金融机构,三季度发行量破百款,占比提升至10%以上。上半年发行的主力军——国有行和股份行三季度暂退二线,发行量均在250款上下。

银行业人士分析,国有行和股份行的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着手较早,所以此前这两类银行机构发行量占比更高。城商行数量众多,如今净值化转型也紧跟上来,所以发行量会暴增。

净值型产品的类型比较多,有债券型、股票型、混合型等等,“中短期银行将以稳健为核心开发产品,最典型的就是现金管理类产品。”一位股份行资管人士表示,近日监管政策明确不给理财子公司所发产品设起点,这意味着现金管理类产品可以1元起卖,加上只有银行才能垫资,现金管理类产品将是银行净值化转型的最优路径,可与公募基金直接抗衡。

净值型产品售罄了?

在发行端加速的同时,银行销售端的困局也在一点点打开。结合上海、北京数家银行网点调研情况来看,相较刚推出时的排斥情绪,如今投资者对净值型产品的兴趣在提高,有两家银行的主打净值型产品甚至出现售罄现象。

业绩比较基准相对高是投资者逐渐接受净值型产品的重要原因。“我们的传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普遍在4.2%以下,4款主打净值型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却在4.6%以上,甚至更高。”上海一家股份行的理财经理介绍说,在市场利率一路下行的环境下,投资者更倾向低风险产品,这4款净值型产品都是稳健型产品,契合投资者现在的风险偏好,而且业绩比较基准相对高,所以卖得不错。虽然净值型产品已经打破刚兑,但从调研中投资者的反映来看,仍认为最终实现的收益与业绩比较基准相差不大。

净值型产品渐被接受的另一原因是,部分传统理财产品被停售。综合北京、上海理财经理的说法,许多传统理财产品已停售,主打自营理财多为净值型产品。

资产与产品双制约

然而,并不是所有银行机构的净值型产品都推进顺利。“今年股市债市表现不佳,我行上半年净值型产品甚至出现过负收益。”北京一位理财经理表示,无奈之下支行只得暂时放弃净值型产品推进,把重心转向储蓄和结构性存款。

显而易见,各银行之间的净值型产品表现不尽相同。多位银行资管部高管认为,净值化产品对银行资产构建能力和产品管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这是制约银行净值化转型的关键。

所谓资产构建能力,指银行构建合规高收益资产的能力。“净值化转型要求资产‘公允估值’,以契合净值化产品的净值展现。”一位资管部高管分析,因此净值化产品应与标准的权益类资产匹配。然而权益投研能力正是银行资管的短板,加上当前股市环境低迷,银行权益资产构建能力很有限。

而产品管理能力,主要指资产估值能力和产品运营能力。前者及时反映基础资产收益和风险的估值能力,后者反映实时申购赎的交易能力,都是过去的传统理财产品不涉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