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正文

银保监会畅通货币政策 银行贷款投放明显加快

银保监会11日公告列举了近期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相关举措,包括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增强银行信贷投放能力、落实“无还本续贷”监管政策等。银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疏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

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近期贷款投放明显加快。银保监会公布,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5万亿元,同比多增6237亿元。从内部结构看,对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金融支持加大。7月新增基础设施行业贷款1724亿元,较6月多增469亿元。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步伐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步伐

对于后续资金,浦发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薛宏立表示,如果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资本金从何而来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如果明确,现在的地方债、专项债可以作为资本金投入,那么银行信贷跟上应该没有问题。但专项债券体量还不大,且谁来作为实体承担资本投入,可能还需明确。如果把资本来源问题解决,再加上资管、理财、同业投资在政策上实现协调一致,基础设施的投资补短板可能会很快速。”薛宏立说。

上半年,在严监管、去杠杆背景下,信托贷款、委托贷款规模大幅缩水。比如,委托贷款减少8008亿元,同比多减1.4万亿元。但情况在7月发生了变化。银保监会表示,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表外融资变化趋于平缓。从中可以看出,监管部门指导银行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对表内、表外业务都予以引导,以保障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

那么,这种平稳变化态势是否可持续?薛宏立认为,未来表外融资变化,将取决于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的引导和执行。如果对于市场比较纠结的问题,比如非标投资、ABS标准、信用衍生品、同业投资等,能有规范、明确的说法,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规模可能会真正趋于平缓,也可能会在平稳中略微回升。

增强信贷投放能力

除了引导银行加大资金投放力度,保障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银保监会还着眼于提升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在这一方面,部分专家建议,适度调整银行MPA考核、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减轻银行不良资产对资本金的挤压等。目前看,监管也是这样操作的。

一是调整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鼓励银行利用拨备较为充足的有利条件,加大不良贷款处置核销力度。银保监会称,上半年共处置不良贷款约8000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处置1665亿元,腾出更多信贷投放空间。二是合理确定市场化债转股风险权重,推动定向降准资金支持债转股尽快落地,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薛宏立表示,降低风险权重将有利于市场化债转股。“进行债转股的企业,一部分是暂时有经营周转困难;一部分是进入了产业的‘夕阳期’,可能需要一些平稳解决时间,以时间换空间。”但他也认为,债转股需要明确,银行到底是仅仅作为财务投资者,还是要去发挥影响力,改善企业经营。

三是督促银行适当提高利润留存比例,夯实核心资本,支持银行机构尤其是中小机构多渠道补充资本,打通商业银行补充一级资本的渠道,增强信贷投放能力。从6月数据来看,商业银行在表内贷款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资本水平保持稳定。

薛宏立认为,现在银行面临着两重压力,一重压力是资管新规实行后,表外资产面临回表需求,会对资本形成侵蚀;另一重压力是,面对国内外经济新形势,产业出现了分化,在这种变化中,有好的资产形成,也有受影响而形成的不良贷款。“这一块的压力相对未知,资本本来就是要抵御不确定风险。”

此前,监管曾明确提出支持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鼓励银行拓宽资本补充渠道。薛宏立认为,需要有类似指导办法的指引,便于银行操作和落地。“这需要相关部委共同协调。因此银保监会也明确提出,下一步将加强统筹协调。”

下一步加强统筹协调

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银保监会提到,落实无还本续贷、尽职免责等监管政策。

在薛宏立看来,如果是通过有序安排来展开无还本续贷,可以降低企业还款的风险集中度,对银行而言是好事。但如果每一笔贷款都是借新还旧,那银行可能不再去评估企业真正的敞口风险,这对银行和企业都不是好事。“从服务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风险的延后,是对中小微企业、实体经济的无断续的支持。但可能不宜扩大化,毕竟它是银行风险敞口的推后和一定程度上的扩大化,只针对小微企业可能比较好。”

今年前7个月,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增加1.6万亿元,增速持续高于同期全部贷款增速。银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强统筹协调,扎实细致工作,进一步疏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在薛宏立看来,监管政策在过去一段时间有松动迹象。比如,资管新规细则明确,过渡期内可以发行老产品投资新资产,又比如对信托做非标和通道业务的要求放宽,这些变化可能会在未来逐渐理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