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鑫农业扩大肉食业务规模 进一步聚焦主营业务
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是不少人生活中的一大快事,也代表了一种洒脱豪放的人生态度。在北京,有这样一家企业,以白酒和肉食为主营,并成长为总市值近250亿元的上市公司——它就是顺鑫农业。
顺鑫农业生产的牛栏山二锅头是当之无愧的北方“民酒”,销量大,口碑好。顺鑫农业旗下的肉食业务规模也是不断扩大,销售额由2001年不足5亿元增长至2017年超过30亿元。公司未来还将择机剥离除白酒和肉食之外的其他业务,进一步聚焦主营业务。
1998年上市的顺鑫农业是北京市首家农业类上市公司。彼时的顺鑫农业,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1.57亿元、7.43亿元、7.34亿元和0.88亿元;20年后,顺鑫农业的上述指标分别增长了15.91倍、9.54倍、15.99倍和4.98倍。
抓住大众市场
在多数北方爱酒人士心中,仅需十几元就能买到的牛栏山二锅头无疑是最熟悉的味道。大小餐厅中,总少不了二锅头的身影。白色瓶装的牛栏山二锅头也被亲切地称为“白牛二”。由于价格实惠且价格鲜有上涨,牛栏山二锅头成了当之无愧的北方民酒。
白酒作为大众消费品,唯有抓住大众市场才能立足。正是由于亲民的品牌形象,牛栏山二锅头在北方市场已经打下深厚基础,白酒收入规模由2000年的2.52亿元增至2017年的64.51亿元,这其中,价格亲民的“白牛二”贡献颇多。
据了解,“白牛二”就是公司旗下的主力产品42度陈酿。该款产品占公司白酒业务收入的比例最高,是名副其实的“大单品”。“大单品”实质上就是品牌的代言产品,反过来也会对企业其他产品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事实上,公司一直以来都在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今年在传统42度陈酿的基础上推出了升级产品珍品陈酿,市场反响热烈。在牛栏山酒厂的五大官方产品系列中,经典系列、百年系列和珍品陈酿均为中高端产品。
在充分实施“2+6+2”销售策略后,顺鑫农业的白酒业务已形成18个省级亿元市场。在“2+6+2”销售策略中,两个2分别指代京津和长三角、珠三角市场,6指的是山东、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北、河南。截至2017年底,白酒业务京外收入占比已提高至70%左右。
打造双主业模式
除了牛栏山二锅头,顺鑫农业旗下的肉食业务也已具备一定规模,销售额由2001年不足5亿元增长至2017年超过30亿元。2017年,肉食业务板块全年销售收入32.14亿元,其中种畜养殖业销售收入2.45亿元,屠宰业务销售收入29.69亿元。肉食业务占到公司总营业收入的27.48%。
顺鑫农业旗下肉食业务拥有“种猪繁育—生猪养殖—生猪屠宰—肉食品加工—冷链配送”的产业链条,是北京地区最大的安全肉食品生产基地、全国单厂屠宰量最大基地(年屠宰能力300万头)、华北地区最大的单体冷库(4万吨),产品安全保障体系相当完善。
目前,顺鑫农业的猪肉业务大体划分为养殖和屠宰加工两个环节,并具备独立的食品加工子公司。过去两年,公司先后启动了位于北京顺义的新熟食车间和精加工车间的升级改造工程,预计投产后的年产量超过5万吨。
此外,公司旗下的顺鑫创新食品分公司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是一家集原料检测、加工控制、自动包装、冷链配送于一体的现代化生鲜加工企业,销售网络包括吉野家、必胜客、小肥羊的连锁餐饮。
整合提升产业链
顺鑫农业无疑是上半年最受关注的个股之一,在市场整体低迷的大背景下,公司股价从今年首个交易日19.18元/股的开盘价,一路飙升至44.7元/股的历史新高。根据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16亿元至4.89亿元,在无其他资产并表的情况下同比增长70%至100%。
公司坚持“主业突出、业务清晰、同业整合、价值实现”的战略思路。在2002年至2006年期间,顺鑫农业旗下同时运营着十余类业务,主营业务并不突出。从2007年起,公司逐渐剥离非核心业务,当年即剥离了医药和旅游板块。此后,公司2010年剥离饮料业务、2014年剥离广告和果树种植、2015年剥离花卉和种子业务、2016年至2017年剥离了市场管理和建筑工程板块。
现在的顺鑫农业旗下仅剩四项业务,即白酒、肉食、房地产开发和食品加工业务,分别占公司2017年营业收入的55.15%、27.48%、1.36%和0.80%。公司未来还将择机继续剥离除白酒和肉食之外的业务,进一步聚焦主营业务。
顺鑫农业在白酒和肉食两大领域均有着雄心壮志。在白酒领域,公司计划未来三年内打造“样板市场群”,在长三角、珠三角、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甄选并培育5个至10个重点市场,形成5亿元至10亿元销售规模的省级样板市场。在肉食领域,公司将坚持“自上而下,重点把控”的发展规划,加快推动从种猪繁育、生猪养殖、屠宰加工、肉制品深加工到物流配送的产业链整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