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事件 正文

首批配送机器人上路 能识别红绿灯信号自主停靠配送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未来代替人工送快递,或不再是异想天开。近日,京东首批配送机器人上路,这些机器人可以自主到达配送点,并且可以有效躲避路上所出现的“险情”,用户对此感到非常不可思议。

机器人配送快递
机器人配送快递

“我是京东智能配送车JD2002,已经顺利抵达,请凭借提货码提取您的商品,30分钟见不到您我就自己先回家啦!”昨日上午,头一晚刚在京东商城下单的崔女士收到了这条短信,10时10分,配送机器人准时出现在百度园区门口,她顺利地输码取件,连连惊叹“机器人送快递技术太炫酷”。昨日,本市首批配送机器人在海淀区开启全场景常态化配送运营,配送机器人可以自主等候红绿灯和躲避障碍物,帮助快递小哥提升送货效率。

上午10时,在京东上地配送站,20余台配送机器人整齐列阵。随着调度平台命令发出,首批载有“618”货物订单的3辆配送机器人依次发出,自动奔向订单配送的目的地。

配送机器人为红白配色,简单来说,它就是一个移动快递自提柜与无人车的结合体,各配备30个取货箱。它的最快行驶速度为每小时15公里,路人快走都追不上它。机器人全程走的都是非机动车道,工作人员介绍,机器人在上路前已取得交管部门备案。

无论走到哪儿,配送机器人总能吸引路人驻足观看。最令大家感到新奇的是,在送货过程中,配送机器人由雷达和传感器进行360度环境监测,可以自动规避道路障碍与往来车辆行人,识别红绿灯信号并做出相应决策,最终自主停靠配送点。首批配送机器人上路可自主等候红绿灯在即将到达目的地时,后台系统将取货信息发送给用户,用户可自由选择人脸识别、输入取货码、点击手机APP链接等三种方式取货。用户取走快递之后,配送机器人又赶往下一地点,全流程都实现了“无人”。“有了配送机器人,快递小哥就得下岗了吧!”刚取完快递的崔女士感慨道。

“实际上,机器人会帮助快递员提升工作效率,他们能组成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最佳拍档。”项目工作人员说,机器人的配送场景既包含小区配送、办公园区配送,还可以完成配送站到快递员之间的中短距离往返接驳,可以极大减少快递员的往来次数。工作人员解释,以往快递员的时间总是花在路上了,他们需要频繁往返于配送站与服务片区来完成订单补货,现在通过配送机器人的帮助,他们只需要负责所辖配送地区内的最终订单配送,由配送机器人不断从配送站把货物运输到配送员面前就可以了。

以京东快递员为例,推广配送机器人之后配送效率可以提升至每天1000单。据介绍,京东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贵阳、武汉、西安等20多个国内城市和泰国曼谷、印尼雅加达就配送机器人项目的应用开展布局,共投放了100多台机器人,明年计划铺设至万余台。北京目前有20余台机器人在海淀区上地地区投用,下一步将铺设更多区域。另据工作人员透露,昨日上路送快递的是第三代配送机器人,在今年“双11”,第四代仓储更大、算法更智能、外型更美观的智能配送人将上路配送。

京东首批配送机器人上路,有不少人对此感到开心,毕竟这代表着科技的进步,给企业带来更多便利,但也有不少人担忧,若机器人代替人工送快递,不仅造价成本高,且会出现诸多不确定的情况,例如一旦货物出现问题,收件人无法第一时间与快递员进行对话,但未来这些问题或会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