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事件 正文

央视揭空气币真相 空气币频现新发行代币增加30多倍

央行早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发布了ICO禁令,明确禁止虚拟货币的流通,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炒币人呢?近日,央视揭开了空气币的真相,据悉,目前空气币频现,新发行代币增加30多倍,这其中的泡沫到底有多大?

火爆依旧禁不住的炒币人

杨超是一位虚拟货币投资者,今年1月,他看到比特币价格大幅上涨,便筹钱进行了投资,但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赔掉了上千万。

虚拟货币火爆依旧
虚拟货币火爆依旧

虚拟货币投资者杨超说,比特币当时买入的价格在10万块钱一个,以这个价格就买入了大概两百多万、三百万的比特币。之后这个比特币的价格就开始下滑、下挫,然后下挫每跌10%,就又买现货。

实际上,这不是杨超第一次炒币。在代币发行融资和交易平台被禁之前,他的亏损已经超过了200万。心有不甘的杨超认为,央行出台的ICO禁令对于他这样的投资者并没有任何影响。于是,再次入场的结果更加令人失望。

虚拟货币投资者杨超表示,类似我这样子的这种投资者还不在少数,整个群里面加起来接近七八百人,好几个群。最少的也得亏了十几万吧。

杨超之所以投资虚拟货币,主要是源于价格的大起大落。像比特币,从2009年出现,每个比特币还不到一分钱,不到十年的时间,价格一度突破了12万元人民币,在如此疯涨行情下,可以一夜暴富的心态吸引着大量投资者入场。

95后,1千个比特币,这是郑皓升在“币圈”中的符号。在一年内将14万元本金变成了几个亿的他,目前手上还有超过50种不同的代币。但是像郑皓升这样的专业投资者,也不是永远的赢家。

虚拟货币投资者郑皓升对记者说,前两天直接亏损了200个比特币,价值一千万,间接亏损大概有三千万左右。有多少人挣就有多少人亏,更多的人是在亏损的,盲目地入场,80%都在亏。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活跃的虚拟货币约有1600种。每天的累计交易额超过了100亿美元。其中,仅比特币一天的交易额就在60亿美元左右。而国内投资者是全球“虚拟货币”大买家。

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毛洪亮表示,以一个最大的国际化的平台为例来看。在这上面监测到从2018年到现在,数字货币跟人民币的兑换交易额大概是13亿人民币,占整个平台总的交易额大概13%左右。

“空气币”频现新发行代币增加30多倍

央行把代币发行融资明确为:“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可是,记者发现,仍有很多企业在发行,代币为什么会这么热呢?

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毛洪亮表示,国内的交易平台,尤其是主要的交易平台,上线的交易币种相对比较少,目前来看比原来丰富了很多,比如说火币、OKEX,它们上线的币种都已经超过了100种。2017年9月份之前基本上就是一般就是3个,比特币,莱特币和以太坊。

投资者的热情不减,代币发行融资层出不穷的背后,在专业投资者看来,这个市场已经出现明显的泡沫。

投资者对“空气币”热情不减的原因
投资者对“空气币”热情不减的原因

虚拟货币投资者李笑来说,现在很明显有泡沫,且一直有泡沫,但这个泡沫究竟在哪里,究竟有多大谁也不知道。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泡沫中,最为危险的,是完全没有实体项目支撑的“空气币”。

2018年1月15日,号称全球首个支持数字加密货币的博彩游戏平台英雄链,上线即“破发”,由发行价0.6元跌至0.05元。3月14日,被公安机关以涉嫌诈骗立案调查;2018年1月,主打“放卫星”和打造太空操作系统概念的太空链进行ICO,1月10日向私募投资人发行代币SPC,仅一天便募集近10亿元,3月28日,太空链项目及相关代投涉嫌诈骗已被扬州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立案。像类似的现象,在虚拟货币行业屡见不鲜。

IT社区和服务平台CSDN副总裁孟岩介绍,这种可以比较有把握地称之为空气币,占比很难说,但是在泡沫之下,这个比例是不小的,有可能会超过50%、60%甚至70%。

“空气币”与其他融资项目不同,发行融资的融资主体并不需要是一个真实的公司,一个临时组成的“团队”就可以成为融资主体。在央行禁止代币发行融资后,国内原有的代币项目,纷纷选择将服务器、融资主体注册地等迁移到境外。而以“团队”为融资主体的代币融资项目甚至都不需要将注册地外迁,一切照旧,就可以继续融资圈钱。

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毛洪亮介绍,很多ICO的主体就仅仅是一个团队,很多没有注册到公司的级别,所以很难说有一个公司主体,或者是企业主体。

“空气币”令投资者的热情不减,对此,相关人士指出,虚拟货币不公开、不透明、项目价值的不确定,以及投资者期待暴富的情绪,放大了“虚拟货币”市场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