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热点 正文

雄安新区规划纲要 推动雄安新区实现更高水平

雄安新区自开发以来一举一动都备受大家关注,投入建设雄安新区过去已经一年了,具体有什么变化?据最新消息,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对《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批复,这将会有什么大动作?下面一起看看。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

对于头顶着“国家大事、千年大计”光环的雄安新区,中央要求“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同时“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4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对《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批复。批复中提到,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建设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创造“雄安质量”和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今年2月,中央首次提出创造“雄安质量”这一要求。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也明确提出,雄安新区不搞政策“洼地”。那么,如何理解“雄安质量”?又如何看待不搞政策“洼地”所释放出来的信号呢?

日前,产业中国研习社创始人张五明接受第一财经专访表示,“雄安质量”的提出契合雄安的地位。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核心承载地”,雄安承担着作为打造一个高质量发展方面全国样板的角色。正如新区管委会主任陈刚所说的,“有创新才有未来,有质量才有生命。从全国来看雄安,无改革创新,无雄安价值。”

张五明认为,中央不在雄安搞政策“洼地”,说明在雄安发展过程中,市场还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自由开放的市场环境将会是今后雄安建设创新发展示范区的重要前提。

“雄安质量”与不搞政策“洼地”

2月22日,中央召开会议听取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编制情况的汇报,会议强调,要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创造“雄安质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成为全国的一个样板。对于这一要求,张五明认为,“雄安质量”是中央“质量强国战略”的具体体现,高质量发展既是新时代中国经济转型、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标准,也是中国建设科技强国、创新强国的重要基础。如果雄安新区是关于未来城市的探索与实验,“雄安质量”就是保证实验稳步落地的标准和规则。

对于“雄安质量”如何理解呢?

在张五明看来,“雄安质量”涵盖着五个方面:一是以人对生活的需求为核心的城市设计理念;二是新技术、新材料广泛应用到城市建设和开发中;三是为支撑技术进步和人居质量提升所做的制度创新;四是系统、科学、高质量的城市配套体系;五是严格的城市开发工程的质量标准。

其实,“雄安质量”的提出从侧面也进一步明确了雄安新区的规划方向。前述批复提到,要以《雄安规划纲要》为指导,推动雄安新区实现更高水平、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此外,今年两会期间,何立峰强调,雄安新区不搞政策“洼地”。和深圳等特区相比,雄安新区并没有特别的区位、资源优势,在外界看来,带着政策光环出生的雄安新区,今后的发展肯定会有大量的政策倾斜。既然“雄安质量”要在全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就决定了政策不应该是雄安发展的主要动力。既然不搞政策“洼地”,就意味着,自由开放的市场环境,将会是雄安建设创新发展示范区的重要前提。

张五明认为,基于投资贸易的便利环境,更宜居、宜业的生活空间,强调创新、进取的城市精神等多方面将构筑雄安对资本、人才、技术的综合吸引力。需要明确的是,不搞政策“洼地”,并不意味着,雄安就没有政策了。可以预期的是,今后将会通过有效的政策供给和政策调控进行形成优良的市场环境。

参与智慧城市的上下游产业链

批复中再次明确提到,雄安的定位是“着眼建设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不过随着这些“非首都功能”的产业集聚于此,可以预见的是新区将来会成为区域的增长极,对冀中南乃至整个河北起到辐射带动作用。这意味着,在这一块未来之城中,纷纷前来的不论是国企,抑或是民企,除了响应中央号召之外,更看重的是这块市场潜在的投资价值。

那么,新区的投资价值有哪些呢?中央多次强调,雄安不能搞成工业集聚区,更不是传统工业和房地产主导的集聚区。雄安官方多次指出,雄安新区持续全面严控土地开发,严防炒房、抄地行为。陈刚还曾“请大家放心”:雄安一不搞土地财政;二要考虑百姓的长远利益;三是绝不搞形象工程。根据前述批复来看,雄安新区绝对不会“以房地产业立区”,而且雄安新区还将打破很多地方土地财政路径依赖的模式。

因此,支撑雄安的最大动力将会是产业发展带来的增加值和税收,而由产业链延伸所带来的区域分工,将成为雄安辐射周边的最主要动能。由此看来,雄安将依托产业政策的高地优势,实现产业的快速集聚。

张五明认为,任何一个基于顶层设计来开发的城市,除了政府的直接投资,最大的优势来自于政策和制度的创新。如早期深圳,有了外商投资的便利化政策,吸引了大量海外资本和国内劳动力。对于雄安来说,未来的创新不仅包含技术,也包含制度和政策,善用政策空间,将成为资本在产业投资上的着力点之一。

国家对雄安高度重视,新区的地位和所承载的使命决定了这座城市未来自不必为资本而忧虑,但如何让最有效率的资本和资源在雄安以及沿线进行更为科学化的组合,将是今后雄安能否撬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所必须面临的挑战。

目前来看,由于高定位,雄安的产业进驻门槛很高,控规中的一类工业用地将不会预留太多,绝大部分制造业将被拦截在外。从目前入驻企业名单来看,主要包括五大类,一是信息技术与智慧科技类。包括BAT、科大讯飞、华讯方舟、寒武纪等;二是基建类,主要是央字头,如中交、中铁、中建等;三是环保类,如东方园林、首航节能、雪迪龙等;四是能源领域,如大唐、国电、中核、国电等;五是金融类,国开头、人保、安信、华夏银行、长江证券等。

他认为,这五类行业,实际上是一个智慧城市前期开发过程中所必需的五大行业要素,由于管委会对注册企业的把控非常严格,一般民营企业想在雄安注册很不容易。那么,既然要想在新区或环雄安地带找投资机会,就只能在这五大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上做文章,与入驻企业形成供应或合作关系,这需要各显神通。

其中,一个机会点在于,国内尚未有成熟的智慧城市案例,产业链的成熟度也不高,很多进驻企业在雄安开展的也是新的业务板块。寻找上下游合适的合作伙伴,这或许是新入局者的机会所在。

连接京雄的高端制造产业走廊

既然雄安的产业进驻门槛很高,在环雄安地带有无投资机会呢?在张五明看来,从环雄安地带来看,雄安的高新技术产业要想做强,就需要制造业做后盾,而制造环节被雄安拦在门外,第一选择就变成了雄安周边:产业门槛略低、就近消费市场、土地供给充足、要素成本低。因此,找寻与雄安产业结构形成互补的朝阳行业将会是雄安投资的另外一个选择。

事实上,“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对周边的受益城市来说,带来的也是战略性的机遇。张五明认为,保定和廊坊将是最大的受益城市。同时,带来机遇的具体范围是,在北京与雄安之间、G4、G45和京雄高铁通过的沿线及周边城市,包括涿州、高碑店、固安、定兴、徐水等。在这一区域,将形成一条连接京雄的高端制造产业走廊。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城市都一定要以制造业为支柱,而是在这条带状区域,将形成一条高端制造业集群。

他表示,这些城市原本的产业基础,尤其是制造业产业基础非常扎实,形成了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本土制造企业,如长城汽车、奥润顺达、巨力等,但是缺乏外界力量的有力支持,使得这些地区产业升级的难度比较大。雄安新区的战略价值正体现在此,新区让河北拥有了一个可以对京津要素具有吸引力的支点,形成畅通的要素流动通道,再结合未来雄安、北京在技术转化上的消费需求,拥有良好制造业基因的京雄产业带的轮廓将会逐渐清晰。

至于未来,在这条产业带可能或应当布局的行业,张五明认为,这是基于四个因素:一是雄安城市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巨大消费市场,该行业能有效支撑消费需求;二是雄安产业布局中可以形成互补关系的上下游产业;三是北京城市功能调整中的外溢行业和调整后的消费刚需;四是既有产业的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在雄安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会形成一个强大的人力资本磁场,再加上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纾解,将进一步加强磁场的磁力。雄安会是一片新天地,它有能力帮来到这里的人创出一片新天地。当然,雄安未来的劳动力结构,很大可能将形成一个两极分化的漏斗形状,这也是其产业结构所决定的。

一方面,这在于雄安布局的产业很大程度上都站在行业链金字塔的顶端,知识、技术密集型岗位将形成巨大缺口;另一方面,围绕高端岗位服务的传统服务岗位也就具有了很大的潜在空间。考虑到雄安新区原住民在区域内的先天优势,将很大程度上占据传统服务岗位,在雄安的外来人口中,有雄心的创业家以及高素质的白领所占比例将远远高于其他城市。

以上全是雄安新区规划纲要获批内容,这张规划“未来之城”的宏伟蓝图,描绘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前景,凸显着“雄安模式”的精髓,引起万众瞩目。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