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正文

货币政策工具箱升级 精准化地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

2017年最后一个工作日,央行宣布建立“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以满足春节期间临时流动性要求。这是货币政策工具箱丰富的又一表现。2016年3月以来,央行没有“普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这在过去多年实属罕见。“老工具”被锁在工具箱内,“新工具”则被创设并频繁使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末,中期借贷便利(MLF)和抵押补充贷款(PSL)的余额已占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70%。

货币政策工具箱升级
保持中性的货币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可以预见,为了“管住”总闸门,2018年央行将继续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箱内的多种组合,既考虑工具和期限搭配,也把握操作节奏,精准化地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也为去杠杆创造条件。

老工具与新工具的“跷跷板”

从2018年开始,普惠金融贷款达到一定标准的金融机构将享受定向降准政策。这实际上是面向普惠金融领域的“定向降准”。梳理近年的货币政策可以发现,最近的一次普遍降准发生在2016年3月,最近的一次调整基准利率是在2015年10月。

也就是说,接近两年的时间内,央行没有动用过传统的全面调整存准率和基准利率的政策。诚然,这与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有关,但是放在过去十年的漫长时间里看,这种情况几乎没有。

取而代之的是2013年以来央行陆续创设的多种新型工具,包括常备借贷利率(SLF)、MLF、PSL、临时流动性便利(TLF)等,根据英文简写,市场给予其“酸辣粉”、“麻辣粉”、“怕辣粉”和“特辣粉”的形象别称。

各类“粉”的期限、功能、操作不一,如SLF期限为1至3个月,以抵押方式发放;MLF期限可长达1年,以质押方式发放,已成为基础货币供给的重要渠道;PSL则专注于为开发性金融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来源。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