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正文

标的业绩承诺无法兑现 多家上市公司业绩受到拖累

10月份以来,十家公司陆续披露收到业绩补偿款或回购相关股份的事项,原因系并购标的2016年、2017年业绩承诺未达预期。业内人士指出,2015年并购重组迎来阶段性高点,按照承诺期为3年来估算,2017年将会成为业绩承诺到期规模相对集中的一年。

标的业绩承诺无法兑现
公司业绩承诺数据

从三季报数据看,由于标的业绩承诺无法兑现,多家上市公司业绩或多或少受到拖累。分析人士指出,在2015年的并购热潮中,传媒、影视均是并购“三高”(高估值、高溢价、高承诺)问题突出的行业,在商誉减值和并表业绩下滑的“双杀”下,这些板块业绩下滑风险较大。而顺利完成业绩承诺的企业,尤其是实际业绩勉强达到承诺利润的企业,需警惕业绩承诺期后并表利润增速下滑。

从数据上也可一窥A股并购重组发展路径。Wind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A股并购重组完成案例分别为81起和133起,2015年并购市场风起云涌,当年并购完成数量高达293起。2016年下半年,在监管对“花式借壳”、“忽悠式重组”等一系列行为严查之下,并购重组逐渐“退烧”,2016年、2017年并购重组完成数量回落至263起和160起。

并购重组的业绩承诺不达标,一方面是由于宏观经济发生变化或并购标的所属行业在承诺期内受到政策影响发生改变,另一方面也是2015年并购‘三高’留下的隐患。值得注意的是,轻资产收购、“三高”问题集中的创业板2017年面临的商誉减值压力不容乐观。

分析师出,业绩承诺无法兑现并不意味着并购失败,业绩承诺的三年时间里会面临很多不可控制的客观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和标的所属行业的变化。随着并购重组新规进一步规范,外延并购重组数量会显著减少,业绩承诺的增量部分将相对收缩。

另一方面,2017年将是业绩承诺集中到期的一年,此后业绩承诺规模将下滑,业绩承诺的存量部分也接近尾声。从新增的并购事件来看,伴随2016年下半年并购重组渐趋理性,随着减持新规的规范,上市公司更加关注并购标的持续盈利能力,让并购真正能够为上市公司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