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贵蛐蛐卖11万 靠抓蛐蛐月入上万秒杀都市白领(2)
抓了20多年的虫,他经验丰富,只要在一片苞米地外看看长势,或停下脚步听听这一带蛐蛐的叫声,就能判断出是否有好蛐蛐。如有发现,他就会手持半个拳头大的捕虫网兜去地里,猫着腰“听音辨位”,搜寻蛐蛐。
“这个只能自己去,在哪儿抓到条好蛐蛐都是不能让别人知道的。”党振海说,这就像商业机密。不论白天黑夜,几乎整个宁阳县的农地沟壑中,都会有捕虫人的身影。与此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玩家和商贩都会聚集在此,收购蛐蛐。“宁阳的蛐蛐交易,其实说的就是泗店。”该镇宣传员戴成猛对此毫不犹豫。
在这三四十天时间里,每天从凌晨四五点开始,泗店镇镇中心几条主要道路都会被挤得水泄不通,周边的店面,被一些当地人租下来卖蛐蛐。更多的商人则在路边摆上矮方桌,坐在马扎上,等待村民们送来刚从地里捉到的蛐蛐。这些蛐蛐会被村民们按品相先简单分类装好。先送到相熟客商那边卖,余下的,就挨个小方桌推销,直至售尽。
有些大客商,则会在泗店镇的小旅馆里包几个房间,或直接住进农家院,等待常年熟识的村民把第一手货源送上门来。这些蛐蛐,被分类分级待价而沽,从一、两元至几千几万,几乎没有一只会被舍弃。
将之形容为黄金季节毫不夸张,因为一只蛐蛐的价格,往往远超同等体积的黄金。当地人之所以如此热衷于抓虫,就是因为这一个月,起码能赚到三万左右的现钱,这可是一笔不小的额外收入。“一只好蛐蛐,甚至顶得上当地人半年的收入,你说能不动心吗?”当地人说,“一般一天能有六七百的现钱。”
泗店镇还专门开通了一些长途客车,不断将蛐蛐送往全国,“从地里收还是便宜的,最好的也不过一两万,但卖过几道,价格就翻上去了。”宁阳县蟋蟀协会会长刘德强说,今年最贵的一只蛐蛐被卖给了一位有名的天津商家,“11万。”
过了白露,市面上的蛐蛐价格就猛跌,几块钱一只都无人问津。党振海说,这是因为白露后的蛐蛐开始钻洞交尾,“战斗力就不强了。”
从换一节电池,到卖出上万元
如今红火的蟋蟀交易,三十多年前刚开始的时候,可寒碜得很。当年最早换一节电池,或者一毛两毛,直到如今的一千、五千、上万。一些大玩家和商贩每年拿出几百万,找人分头“淘宝”,要求在20多天内,把钱都花掉,换成好蛐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