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万台苹果出货 一半产自郑州难实现美国制造(4)
那么这是不是仅仅因为美国的制造成本高呢?其实并非如此,有机构测算,如果苹果只是单纯地在美国组装手机,那么每部手机的组装成本只是从中国制造的4至10美元提高到30至40美元,这部分成本增长在苹果手机的终端价格中只占到大约5%。
苹果“美国制造”的难度在哪里
事实上,缺乏工人和配套才是“美国制造”的真正软肋,因为美国已经缺乏足够的产业工人和配套产业链。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伙人就表示:“目前美国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已经不具备供应链。这种工业链不仅仅指的是原材料和核心部件,而且还包括具有一定能力的熟练技术工人。”
首先从工人来说,由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直推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政策,将这类产业大力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美国则主要从事研发与设计方面的工作,因此美国很多大学甚至早就关闭了制造技术和制造科学方面的专业和课程。
库克在2015年接受采访时曾算过这样一笔账,“美国苹果的高管估计,他们将需要8700名工业工程师来监督20万装配线工人;而在2014年,在美国完成大学级工业工程项目的总共只有7000名学生。”但相比而言,仅在深圳富士康,最高峰时就有着24万名技术工人和工程师。
此外,由于美国已经脱离电子制造工业很长时间,相关的配套产业很不完整,无法形成一个庞大和复杂的供应链。“在深圳,不管你需要多少零件,你都可以在一天内至少找到10个供应商。”有专门研究供应链管理的美国教授这样表示。
而配套产业对于制造业特别是零部件繁杂的电子制造业尤为重要,不仅仅是在于配套半径越短会使物流成本越低,更为关键的是,充足的配套产业能够满足制造业中订单量剧烈波动时带来的原材料需求变化,即能在短时间内凑够紧急订单所需要的零部件和原材料,这对于制造上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强大的配套资源供应,可以有效降低制造上的原材料库存量,从而减少资金的占压等。
苹果在全球的766家供应商中,除了超过四成位于中国大陆外,还在日本有126家、台湾地区有41家,屏幕、芯片、镜头等元器件主要都集中在亚洲生产。真正在美国生产的只有69家。如果将主产于亚洲的元器件长距离运回美国组装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关键在于美国本土和周边国家根本无法找到这些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