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分析 正文

内地资金加仓抄底 “仙股” 收益“冰火两重天”

一年前被沽空机构狙击、秒变仙股的港股通标的德普科技,近来不断吸引内地资金加仓,内资持股比例排名自7月份以来已跃居第二。与此同时,上证报记者梳理发现,内地资金抄底被沽空的港股并不是孤例,而抄底资金也有着不同的际遇。

内地资金驰援德普科技被套

主营制造及销售LED照明产品的德普科技,在一次被沽空机构狙击后获得市场广泛关注。2016年7月28日,美资做空机构格劳克斯发布报告,质疑德普科技业绩造假,并将其目标价设为0港元/股。受此影响,德普科技在7月28日大跌86.34%,并在29日又跌56.45%,收盘报0.135港元。

内地资金抄底香港
内地资金抄底香港

内地资金对德普科技的第一波抄底,便始于2016年8月初。据港交所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内地资金通过港股通持有的德普科技股份数量还保持在0.4亿股左右,而在8月初的几个交易日里,内地投资者持股数便增长了10多倍,仅次于当时的第一大持仓券商金利丰证券。伴随着内地资金的“驰援”,德普科技的股价在两日暴跌后也出现一小波反弹行情,随后该股股价便一直在0.1至0.2港元的区间内徘徊。

在此后的9个月时间里,内地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的持股比例,从7.58%逐步增至24%,持股比例排名稳定在第5左右。踏入今年7月份以来,该股持股比例与日俱增,截至7月19日,内地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持股德普科技的比例已以31.15%位居第二,仅次于持股比例达40.24%的神州控股。不过,该股自今年以来跌幅达53%,粗略计算,虽然内地资金持股比例一直在增加,但随着股价不断下跌,内地资金的持股市值不停减少,已由今年6月初的2.57亿港元减至7月19日的2.14亿港元。

缘何内地资金一直对德普科技“念念不忘”?南华金融集团高级策略师岑智勇认为,从技术分析来看,内地投资者钟情德普科技或为憧憬股票超跌之后的反弹,但抄底此类市值小、业绩不佳、流动性不足的股票存在不少风险,建议投资者保持谨慎。

“抄底”资金命运大不同

内地资金抄底被沽空的港股并不是孤例。

无论是全球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商中国宏桥、大健康生活服务商丰盛控股、家具领军企业敏华控股,还是叠加苹果概念股的恒指成份股瑞声科技,在沽空之后都曾引来内地资金的抄底。

如4月25日,丰盛控股被出具沽空报告,预计有70%至80%的下跌空间。当日丰盛控股早盘暴跌近12%后停牌。在公司发布澄清报告后的复牌首日,丰盛控股位列当日十大成交活跃港股通标的股榜首。据上证报记者统计,内地投资者当日通过互联互通渠道合计净买入该股3.37亿港元。被沽空的前一天,丰盛控股内地资金持股比例还只有10.44%,目前已增至16.75%。

又如瑞声科技,5月11日被沽空机构质疑其夸大利润后股价暴跌10%,跌破100港元。大跌当日也获得部分内地资金抄底,并助其同时登上沪港通和深港通的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榜单。截至7月19日,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渠道持有瑞声科技的比例已由5月10日的1.52%增至7月19日的2.62%。

内地资金抄底战绩究竟如何?从股价表现来看,前述提及的6只个股中,股价上涨并回至被沽空前水平的有瑞声科技、敏华控股和丰盛控股,被沽空至今涨幅分别达12.5%、1%和11.15%。

截至昨日收盘,德普科技报0.086港元,距离被沽空前的2.27港元的水平还距离甚远。中国宏桥自3月22日停牌至今,停牌前7.09港元价格较沽空前7.9港元的价格低近11%。而科通芯城被沽空前一天收盘价为10.64港元,昨日收报5.06港元,至今跌幅超过50%,与其他个股出现内地资金抄底不同的是,内地资金对该股的持股比例从被沽空前的4.03%已降至日前的2.95%。

分析人士指出,沽空也具有两面性,有时候公司有可能遭到恶意沽空,但很多时候,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在互联互通机制不断扩容优化的背景下,内地投资者的选择有很多,不一定非得选择被沽空机构狙击的个股,建议投资者选股还是多关注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