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分析 正文

汽车共享迎来转型机会 实现盈利还有待时日

6月1日,交通运输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国家版”顶层设计明确夯实安全管理基础、鼓励分时租赁发展、提升服务能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四大任务,回应诸多社会关切热点,比如实名制租车、私家车参与合规运营等。

同时,实行总量调控,要求分城市研究投放机制,并鼓励探索城市内停车费优惠措施、开发相关保险产品、企业进行兼并重组等。

汽车共享迎来转型机会
汽车共享迎来转型机会

在业内人士看来,总体上《指导意见》对汽车共享持“鼓励、规范发展”的态度,但与共享单车不同,汽车共享市场难现爆发式增长,基本趋势是稳步向前发展,汽车制造商将迎来转型机会。但不容忽视的是,汽车共享要真正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实现盈利还有待时日。

风口市场规模年均20%增长

汽车共享,正在成为继共享单车之后又一大热点。“宝马、博罗雷、通用等国外巨头几年前就已推出了汽车共享服务,我国起步稍晚一些。与Uber、滴滴等网约车不同,分时租赁是BtoC的模式,重要的比较对象是购买小汽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削减前者的增量,在整个城市交通体系有特定的补充作用。”上海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主任诸大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6301家汽车租赁业户,租赁车辆总数约20万辆,市场规模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其中,分时租赁企业40余家,以整车厂为主导的占据了大部分,比如戴姆勒的Car2go、上汽控股的环球车享,首汽集团与奇瑞汽车合作的Gofun出行等,而从车辆总数来看,已经超过4万辆,95%以上为新能源车辆。

但值得注意的是,“总体而言,我国汽车租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服务能力不足、法规政策建设滞后、企业经营风险较高、分时租赁新模式亟待引导等突出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多样化出行需求不相适应。”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有关负责人称。

他进一步介绍说,一直以来国家层面缺乏汽车租赁业的专门法律法规,仅有北京、上海、重庆、山西等部分省市制定了汽车租赁地方性规章。

行业法律法规和顶层设计的缺失,导致各地在市场准入、车辆性质、保险、报废年限、能否提供驾驶劳务等关键问题上要求不一,行业发展方向和思路不清晰。同时,由于租赁车辆价值较高,租赁期间企业对车辆控制存在一定难度,社会和行业信用体系尚不健全,车辆被盗、承租人恶意骗租等情况时有发生。

另外,租赁期间车辆发生交通违法行为处治困难,大量租赁车辆因违章难以处理而无法通过年检,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而分时租赁作为“互联网+”在交通出行领域应用出现的新模式,正日益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在促进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政策“国家版”顶层设计明确四大任务

这份《指导意见》明确夯实安全管理基础、鼓励分时租赁发展、提升服务能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四大任务。

在鼓励发展的同时,《指导意见》还指出,分时租赁使用小型客车,相比大容量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是一种非集约化的出行方式,需要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城市经济发展、交通出行结构、汽车保有量、停车资源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研究建立与本地公众出行需求、城市道路资源、停车资源等相适应的车辆投放机制。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与共享单车相比,汽车共享在鼓励和规范管理上还呈现其他的不同之处,将“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放在了首位。《指导意见》明确开展汽车租赁业务要落实完善身份查验制度,对身份不明或者拒绝身份查验的,不应提供汽车租赁服务。如果将私家车的车辆性质登记为“租赁”并符合当地有关规定,也是可以从事分时租赁业务。

社会关注的另一焦点是停车难问题。对此,《指导意见》在“鼓励分时租赁发展”任务中,鼓励城市商业中心、政务中心、大型居民区、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区域的公共停车场为分时租赁车辆停放提供便利,鼓励通过停车费优惠等方式,推动在城市路内停车泊位“随取随还”。

据上述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经有部分城市开展积极探索,通过企业与当地政府签订协议,只需每年缴纳固定费用,其车辆即可在市区内合法划设的路内免费停放,极大便利了社会公众的使用,也促进了分时租赁在当地的快速发展。

保险的问题也亟待解决。目前,租赁车辆保险费率与出租汽车等提供运输服务的费率一致,但是与出租汽车等提供运输服务的车辆相比,租赁车辆在使用效率、事故风险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因此,《指导意见》提出鼓励汽车租赁企业与保险公司积极合作,开发与汽车租赁业务特点和风险大小相适应的保险产品。

此外,为了提升服务能力,《指导意见》还鼓励汽车租赁经营者通过兼并重组、合资合作、上市融资等方式,提升规模化水平。支持汽车租赁经营者通过特许经营、连锁经营、战略联盟等形式,扩大网络覆盖范围,优化经营网点布局,为消费者提供“一点租多点还”、“一城租多城还”租赁服务。

前景汽车制造商迎转型机遇

罗兰贝格最新发布的《2018中国汽车共享出行市场分析预测报告》认为,汽车共享出行的潜在需求在2018年有望达到1.6亿次/天,对应潜在市场容量有望达到1.8万亿元。

而iiMediaResearch发布的《2016-2017中国互联网汽车分时租赁市场研究报告》则预计,2016年中国互联网汽车分时租赁市场规模达4.3亿元,预计到2020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92.8亿元。

“综合国内外共享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前景,以及巨头公司纷纷涉足该领域,我们认为共享汽车有望成为继共享单车之后,受资本追捧的又一共享经济热点。建议关注目前已推出成熟共享汽车服务,抢占市场先机的相关标的。”华鑫证券分析师严凯文称。

诸大建则认为,《指导意见》对汽车分时租赁持“鼓励发展”的态度,但这种发展是有“规范”的。汽车共享不可能像共享单车一样,出现爆发式的增长,未来的基本趋势是脱离无序化,有序稳步向前发展。

在他看来,汽车共享对中国汽车制造业而言是一次新的机会。在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下,国外很多汽车生产厂商都开始转向分时租赁,实现制造业服务化,我国的汽车制造商也应该借这一新模式转型。

不过,不容忽视的是,分时租赁模式需要重资产投入,规模的扩张要靠真金白银的支持,再加上牌照、停车网点布局、充电桩建设等一系列运营成本,使得分时租赁至少从目前看并不是赚钱的生意。这从2017年3月,获得三轮融资的友友用车迅速烧光了2000万美元后被迫停运上,就可窥一斑。有业内人士甚至预测,2017年底前,至少一半的分时租赁公司都将“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