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正文

可燃冰有望重塑全球能源新格局 是A股市场投资热点吗

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开拓再一次走在世界前列。5月18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在南海神狐海域蓝鲸1号钻井平台宣布: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受此影响,上周五石化油服、海默科技、石化机械、中海油服、潜能恒信等5只股票强势涨停。

可燃冰有望重塑全球能源新格局
可燃冰有望重塑全球能源新格局

作为一种新能源,可燃冰有望重塑全球能源新格局,也将提高中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话语权。那么,可燃冰概念股真的是A股市场又一个投资热点吗?

可燃冰将提高中国能源话语权

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笼形的结晶化合物,一般形成条件为:低温、高压、气源充足。因为外观像冰且遇火即燃,俗称“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可燃冰甲烷含量高,燃烧污染远小于煤、石油和天然气。

据了解,全球可燃冰资源总量超过300万亿立方米,储存在可燃冰中的碳至少有一万亿吨,约为目前已探明的煤、石油和天然气中碳含量总和的2倍,可燃冰的能量值可能是煤、石油、天然气能量值的数十倍。

目前,中国已探明的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和青藏高原。根据2016年中国能源矿产地质调查报告,海域和陆地预测远景资源量分别可达744亿吨和350亿吨油当量,而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为1562亿吨和255亿吨油当量,如果可燃冰开采的核心技术能够实现突破且成功实现商业化,中国必将提高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话语权,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竞争力。

可燃冰的稳定开采需要达到日均1万方的标准,中国此次可燃冰的成功试采,在一周的时间内连续产气达12万立方米,试采单日的最高气产量达到3.5万立方米,平均日产超过1.6万立方米,甲烷含量达99.5%,这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有望引领页岩气革命之后的天然气水合物革命。

可燃冰已列入国家能源发展规划之中,2030年可望进入商业化开采阶段。保守估计,中国可燃冰总资源量可满足中国近200年的能源需求。由此,中国将逐步摆脱在国际贸易战中的弱势地位,提高在国际能源市场的话语权。

深挖产业链个股

可燃冰虽然商业前景无限,但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开采,横亘在面前的也有不少难题,最核心的当然是开采技术,目前可燃冰的开采主要有降压、加热、二氧化碳置换法等,但这些技术如何成体系,以及技术如何让可燃冰的商业化开采成为可能,都尚有很长的距离。

97%的可燃冰分布在海洋,并且大多分布于陆地冻土区或距离海面900~1200米的深海沉积物中,可见可燃冰的开采勘探需要的设备是相当高精尖的。

此外,不当的可燃冰开采,还可能导致海底地质灾害,以及环境污染,可燃冰开采过程中的灾害预警以及应急机制,也亟待建立。可燃冰的运输也是个大问题,其开采成本是普通天然气的好几倍,如果可燃冰的开采成本降不下来,也无法顺利实现商业化开采和应用。

因此,业内人士指出,可燃冰概念股在A股市场虽然已经有所反应,但由于可燃冰的大规模商业化和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长期来看,可燃冰概念股毫无疑问具有很好的投资机会。短线来看,投资者要防止可燃冰概念股的过度炒作。毕竟,可燃冰到底对哪些上市公司业绩产生实实在在的拉动,还需要验证。

从可燃冰产业链来说,主要包括陆上钻采设备、海上钻采设备、天然气应用设备等,未来海上油气钻井设备及服务商有望首先受益,可燃冰技术突破有望带动油服行业长期向好,这些领域的个股都值得投资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