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分析 正文

按照“同债同权”原则 中国铁物债务重组方案出台

1月19日上午,中国铁路物资集团总公司(下称“中国铁物”)与银行债委会成员和私募债持有人在北京正式签署债务重组协议,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中央企业完成整体债务重组的新案例。

中国铁物债务重组方案
中国铁物债务重组方案

第一财经记者从签约现场了解到,中国铁物债务规模大、债务构成复杂、债权人众多以及私募债尚无重组先例,经过多方友好协商,按照“同债同权”原则,最终达成了“本金安全+部分还债+留债展期+利率优惠+转股选择权”的一揽子债务重组方案。

在签约仪式上,中国铁物还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签订了资产重组合作协议,为盘活中国铁物资产、筹集后续偿债资金提供保障。

中国铁物董事长马正武表示,中国铁物的重组方案在保障本金不受损失的前提下,对超过300亿元金融债务余额进行期限和利率的重组,以缓解中国铁物短期偿债压力和巨大的财务负担,同时提供债转股选择权,并引入第三方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参与资产盘活与重组。

银行债委会主席行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副行长康义表示,此次债务重组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同债同权的原则,以最小的代价,维护了债权人的利益,反映了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精神。重组协议的签署并不意味着重组的结束,希望中国铁物加快推进业务改革重组、资本运作和上市进程,希望各债券行严格执行债务重组协议。

国资委副主任孟建民在签约仪式上表示,中国铁物陷入严重债务危机以后,国资委采取了调整企业领导班子、组织开展调查问责、将中国铁物实施托管等一系列措施。一方面督促企业强化经营管理,实施内部业务重组,分流富余人员,优化体制机制等;另一方面增加股东支持,改善资本结构,努力盘活资产,会同银监会等部门推动企业启动债务重组。

孟建民指出,中国铁物债务重组协议的签署,是去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权杆率的意见》和《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继中钢集团债务重组后又一成功案例,尤其是中国铁物私募债重组协议的达成更是国内首例,对维护债券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次重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实现了企业、银行、债券持有人等利益相关方合作共赢,对市场化债务重组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2016年4月11日,中国铁物公告称,因业务规模持续萎缩,经营效益有所下滑,公司正在对下一步的改革脱困措施及债务偿付安排等重大事项进行论证,申请168亿债务融资工具暂停交易。这168亿债务融资工具包含了9只债券,其中在2016年内兑付的6只,金额共计68亿元。

去年4月29日,国资委召开了中国铁物全体干部大会。会议宣布了有关决定:一是由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对中国铁物实施托管;二是对中国铁物领导班子进行改组,由诚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马正武兼任中国铁物总经理、党委书记;三是成立中国铁物管理委员会。

去年8月,中国铁物按时兑付年内到期68亿元债券。这意味着,持续4月多月,备受市场关注的中国铁物债券兑付危机已正式解除。据披露,兑付的主要资金来源为盘活北京卢沟桥丽泽铁物大厦项目、成都泰博房地产项目,分别收回资金40亿元和27.88亿元;清收相关央企回款11.38亿元,风险事件处置回款8.49亿元,以及诚通集团的支持。

目前,中国铁物生产经营稳定,财务状况逐步改善,2016年实现利润1.6亿元,同比减亏增利33.9亿元,扭转了连续三年亏损的局面,改革脱困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