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镑难执大宗商品牛耳 “通胀线布局”成主线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正式表态英国要“硬脱欧”,但脱欧路线图没有预期“硬”;特朗普以“过度强势”的字眼对美元进行“口头打压”:金融市场又度过了忐忑的一晚。毕竟,大多数投资者对英国公投脱欧事件的冲击记忆犹新。
开足火力进入对冲模式的交易员们于是看到了这样一幕:英镑暴涨约3%,创八年来最大涨幅;美元指数报100.7247,下跌0.88%;COMEX2月黄金期货收涨16.70美元或1.4%,报1212.90美元/盎司,创约两个月收盘新高;期银收涨38.3美分或2.3%,报17.148美元;WTI原油期货在沙特石油大臣乐观预期的提振下微涨0.2%。
多位交易员指出,近期英镑加剧波动将不可避免。那么,英镑的波动对大宗商品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梅姨”“川叔”表态曲折
聪明的人,不会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本周一开始,交易员们早已抖擞精神,做好准备来应对1月17日梅姨——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关于“脱欧”的正式表态,以及本周五(1月20日)的特朗普的正式就职演说。
上一次类似的情形发生在2016年6月24日,英国“公投”结果显示,“退欧”阵营意外获胜。对全球金融市场来说,这次冲击可谓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最大的一次。当日,英镑/美元创下历史上最大单日跌幅,欧元创出1999年面世以来的最大贬值幅度,美元指数强势上涨。全球股市重挫,就连大宗商品也未能幸免,以大跌回应这一事件。
“因为英国将重新谈判与欧盟的贸易协议,国际矿业巨头嘉能可(Glencore)在6月24日股价比隔夜下跌了7%。”有交易员回忆称。
但这一次,就在英国首相特雷莎·梅“硬脱欧”(英国将脱离欧盟单一市场)的表态下,各类资产却与前次“公投”后表现迥异。其中,英镑暴涨约3%创八年来最大涨幅。而就在其表态之前,衡量市场头寸的风险逆转指数表明,投资者对英镑的看跌情绪达到近3个月来最强。
是什么导演了这戏剧性的一幕呢?
分析人士认为,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虽然正式表态“硬脱欧”,但其讲话不如此前报道“硬”,比市场预期中要缓和得多,令市场担忧情绪有所缓解。
特雷莎表示,确认议会将就英国与欧盟的最终脱欧协议展开投票;特雷莎希望用两年时间达成脱欧协议的目标,并且在达成协议后有一个分阶段实施的过程,以确保英国顺利过渡到脱离欧盟的新现实。
此外,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在同日的表态也“巧合地”帮了英镑一个大忙。特朗普在同日接受外媒采访时强调强美元打击美国竞争力,暗示“美元已经过度强势”,美元大幅回调。当天英镑对美元汇率一度大涨近3%,至1.2397,创下2008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并带动其他主要货币走强。
技术上,英镑也出现了一定反弹需求。自英国“脱欧”公投以来,英镑对美元汇率已下跌了约20%。
“上涨过程中,英镑近期压力线很快告破,空头回补,英镑大涨。”外汇交易员戈先生回忆周二晚间情形道。
英镑难执大宗商品牛耳
对于英镑前景,目前市场人士主要有两种预测。一是像以往一样,伴随着英国“硬脱欧”,市场对经济前景担忧加重,英镑下跌。因为英欧之间资源全面流动,英国脱欧有引发两败俱伤的可能。二是如果“脱欧”细节显示政策利好英国,则态度越强硬英镑越走强。“后者,也就是本次英镑上涨背后,反映的正是市场正在购买的是这一事件在未来演变过程中的边际变化。”
为何前一次英国“脱欧”公投对大宗商品影响巨大,而此次甚微?相关研究人士解释称,英国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不容小觑:它既是欧盟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五大经济体,也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市场、第二大债券市场、第三大股票市场。
前一次,英国“脱欧”公投中,“退欧”派的胜利几乎完全出乎市场意料,属于“黑天鹅”性质事件,而有了这一铺垫,本次“脱欧线路图”的公布,市场已经有预期,因此冲击有限。
实际上,无论英镑是涨是跌,除了对避险资产黄金、白银、日元等有所影响,除非在极端情况下(如6月24日英国公投“脱欧”中英镑暴跌),其与大宗商品之间的关系似乎并没有那么紧密。
据分析,英镑与大宗商品之间主要有三大传导途径。一是英国的大宗商品原材料供需变化。一位投行分析师PaulGait表示,因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很低,失去一些英国原材料消费不会对全球需求构成显著影响。
中国2015年经济放缓导致大宗商品触及了交易区间的底部,英国对基础原材料需求下滑5%-10%带来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二是英国“脱欧”对地区经济甚至全球经济的影响。有分析认为,英国以及欧洲面临的不确定性持续时间越长,欧洲范围内的投资决定将愈加延迟,进而影响该地区乃至亚洲的经济增速。而经济增速放缓意味着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将减弱,导致价格走低。
三是英国“脱欧”将促使趋势投资者将资金转移到类似美国国债等“避险”资产上。而对于美债需求的增加料提升美元汇率,强势美元将打压大宗商品价格。
“国际大宗商品基本以美元计价,如果英镑、欧元贬值,大量资金会流入到美元市场,加上美国目前加息预期越来越高,毫无疑问这是会利好美元的,那对于大宗商品期货来说就是利空的。”
分析人士指出,对美元指数来说,欧元和英镑是其比较重要的构成货币,其中欧元占了50%以上,它们的走弱对美元是比较好的支撑。这也是中长期对美元的支撑因素。
海通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近期指出,尽管部分欧盟国家经济有所好转,通胀也在回升,但从全局来看,欧洲经济依然疲弱,且2017年欧盟将面临更多政治不确定性,英国脱离欧洲联盟谈判将于近期(2017年3月底前)启动,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通胀的回升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能源类价格,未来油价影响将先升后降,所以欧元区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维持。
“通胀线布局”是上半年主线
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指出,回顾历史来看,在上世纪70年代,2002-2004年和2007-2008年三个阶段,美国实际利率的走低都伴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实际上行。而80年代美国利率的突然上行则引发了大宗商品价格的崩盘。
他解释称,货币政策对于商品价格的传导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解释。首先是引出渠道:高利率会导致非可再生资源价格下行。原因在于市场会更乐于在当下开采未来的资源,这会导致供大于求的情况出现。
其次是库存渠道:高利率将降低公司持有库存的意愿,同样加大了市场的供给,导致商品价格承压。第三个渠道则是金融化渠道:在高利率情况下,资产经理将会倾向于把大宗商品的资产配置调整至美债。
资金流出也会让商品价格下跌。最后则是汇率渠道:高利率将让本币升值,因此国内的商品价格相对降低。
国内一家知名投资机构昨日在给内部正式客户的投资参考中指出,美元的回落,带来人民币升值,商品的内外盘强弱发生改变。从特朗普喊话“美元过强”来看,强汇率强利率并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美元在2017年不是持续牛市,存在预期差。在特朗普更明确扩大财赤之后,美元存在走弱风险。中期来看,2017年实体经济方面,上半年看需求稳定,下半年看需求下行。
这意味着商品在上半年可能维持偏强状态。建议投资者沿着通胀线索布局配置,对应行业包括能源、材料、消费、银行。
美林认为,美国在2017年最大的下行风险在于中美贸易摩擦加剧。OECD表明如果美国欧洲和中国都提高商品贸易成本10%,对于经济增长将有很大拖累。但美国企业投资在回暖,贷款状况和公司利润是两个主要推动因素。
中国接下来投资需求不会太强,加上商品价格在2016年已经有比较明显反弹,2017年价格上行空间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