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正文

肖亚庆:国企深度调整重组步伐 央企混改划定两条主线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12日表示,围绕做强做优做大目标,国企将加快深度调整重组步伐。一方面推动企业集团层面兼并重组,加快推进钢铁、煤炭、电力业务整合,探索海外资产整合。

国企深度调整重组步伐
国企深度调整重组步伐

另一方面,将进一步推动实施专业化重组,支持中央企业以优势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为平台,通过股权合作、资产置换等方式整合同质化业务。

在12日召开的一年一度中央企业负责人大会上,肖亚庆为2017年国企改革勾勒出清晰的路线图。除了要求中央企业利润总额力争同比增长3%、努力达到6%,国资委还将推进七大领域混改、化解过剩产能以及处置“僵尸企业”等多项改革硬任务。

肖亚庆表示,2017年将深入推进公司制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探索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改革,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支持中央企业间、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间交叉持股,大力推进改制上市工作,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并抓好10家中央企业子企业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试点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国资委的计划,今年将把更大改革自主权赋予“十项改革试点”企业,部分在企业集团层面开展的试点,可以于二级、三级企业加快推进,大胆探索。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明确首批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确定在10家中央企业子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后,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

此外,上海竞争类企业中2/3已经实现整体或核心资产上市;河南确定的17户混合所有制试点企业中已有14户实现股权多元化;四川发布了336个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的重大项目,总投资额达9000亿元。

据介绍,兼并重组步伐也在加快。2016年完成中储粮与中储棉、港中旅与国旅、中粮与中纺、中国建材与中材集团、宝钢与武钢等5对10家中央企业重组,成立了中国航发集团,监管企业户数减少到102家。重组效果也开始逐步显现,中国中车2016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地铁846辆、伊朗地铁1008辆等出口大单。

在行业整体遇到较大困难的情况下,2016年国家电投实现利润132.1亿元,中国远洋海运实现利润160.4亿元。重组整合方式不断创新,专业化整合取得新进展,中国航材、三大航空公司、中国国新成立航材保障共享平台公司,中国国新、诚通集团、中煤集团、神华集团组建中央企业煤炭资产管理平台公司,中航工业将房地产业务整体剥离重组到保利集团。

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加大,中国通号将21家子公司整合为7家子集团,经营规模增长3倍,管理费用下降23.7%。除此以外,中央企业间共同设立基金、联合投资、交叉持股等资本合作方式日益增多。国资委推动成立了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和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总规模达5500亿元。

“总体来看,2016年国有企业扭转了收入利润双下降的局面,一些长期亏损企业实现扭亏为盈,一些风险重大企业实现重组有效化解风险。”肖亚庆说。

在他看来,当前国企国资改革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企业整体盈利能力与地位作用以及拥有资产的数量还不匹配,资本回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企业结构调整方向还不够明确,调整的内生动力不足;有的企业内部管理构架复杂繁琐,管理层级压缩任务仍然较重,风险防范任务还十分艰巨;推进改革等待观望情绪有待破除,许多难题尚待破解,改革试点有待深化等问题。

肖亚庆指出,2017年将加快各项改革政策的落实,包括全面推进中央企业分类改革,落实中央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方案及配套措施。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肖亚庆强调应加大改革力度。3年内中央企业管理层级应从5-8级减至3-4级以下,法人层级10级以上的企业则减少3-5个层级,法人单位应减少20%左右。

中央企业今年要化解595万吨钢铁过剩产能、2473万吨煤炭过剩产能,在有色金属、船舶制造、炼化、建材和电力等产能过剩行业积极开展去产能工作。今年要完成300家“僵尸企业”处置任务。特困企业亏损额下降20%。完成500户特困企业专项治理,重点亏损企业力争实现同比减亏50%。

专家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并购重组将成为国企改革发展的中心枢纽,强强联合、拆分重组、混合参股、关停并转、内部重组等多种方式的并购重组案例将持续涌现。下一步,处于竞争性行业、产品同质化高、国际竞争激烈的央企最有可能发生集团层面的合并。一些在国际竞争中缺乏优势的产业也可能通过兼并重组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