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联储加息 中国决策者陷入困境
参考消息网12月23日报道外媒称,对很多投资者而言,美联储上周加息是政策回归常态的信号。而对于面临资本大量外流和货币贬值的中国而言,则预示着严峻的难题。
彭博新闻社网站12月20日发表文章称,十年来,中国维持人民币“软钉住”汇率制度,允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小幅范围内上下浮动。大部分时候,由于两国拥有相对同步的商业周期和大体相似的货币政策,这种汇率制度是有效的。但是,现在两国经济出现严重差异。
文章称,随着美国经济稳步增长而劳动力市场趋紧,美联储公开对物价上扬表示担忧。这是它加息的原因。
相比之下,中国国家新闻媒体现在常以“新常态”谈论中国经济增长放慢的情况。截至今年9月,中国民间投资仅增长2.5%,而接近于零的消费通胀最近仅仅因为投机才出现了上涨。
更严重的是,多年来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导致资产价格疯涨。中国某些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已位居世界最高之列。2016年,从煤炭到大蒜,中国几乎每种农矿产品都经历了暴涨暴跌,有的还不止一次。
在经济不景气而资产价格处于泡沫水平的形势下,由于投资机会寥寥,中国投资者都在加速向海外转移资产。据高盛集团经济学家估计,11月中国的资本外流达692亿美元。
文章认为,这种局面令中国决策者陷入困境。他们需要通过降息来促进经济增长,缓解高负债公司的负担。
但是,在美联储紧缩银根之际,他们又需要通过加息维持对美元的“软钉住”汇率政策。如果维持低利率,则面临汇率下跌风险,致使更多资本流向海外,进而对金融系统造成严重压力。如果通过加息维持钉住汇率,则面临提高负债公司成本的风险,会导致很多公司破产。
换言之,中国陷入了经济学家所说的“三元悖论”。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同时维持钉住汇率、独立货币政策和资本自由流动。总有一个时刻,决策者必须进行取舍。
摆脱困境没有捷径。最终,中国将不得不推动其货币完全自由化,但它根本不可能在不面临资本严重外流和流动性紧张风险的情况下让人民币自由浮动。
文章称,人民币币值暴跌的危害并不在于它会如何影响中国的贸易,而在于它如何影响日趋不堪一击的金融部门。因此,改革需要从银行系统下手。
首先,政府必须承认,任由信贷以两倍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速度增长反而助长了高风险放贷。据惠誉评级机构估计,中国金融系统的坏账率可能是官方数字的10倍,很可能导致超过两万亿美元的资本短缺。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必须降低信贷流动,同时清理这种有害债务。
然后,决策者必须制订合理可行的长期计划,解除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中国仍在用老办法管理经济,以为过去几十年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那种大量外商投资和贸易顺差还会再现。遗憾的是,那种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文章称,鉴于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承诺要大力刺激基础设施建设,未来两年美国继续加息的概率在加大。这只会给人民币——还有不管怎样都要采取措施的中国决策者——构成更大压力。